排灣村傳承部落文化之光 原住民樂舞全國冠軍

「其實最初的組成,是為了2024茂管處舉辦的南島婚禮。」編排老師舞祖•達卜拉旮茲語氣平穩,回想那個起點。當時,承辦單位邀請排灣村青年會進行20至30分鐘的快閃演出,誰也沒想到,那場演出成了《排舞灣》的啟航。
「我喜歡做、想要做、願意做。」他這麼說。對舞祖•達卜拉旮茲而言,舞蹈不只是表演或競技,更是部落內外的對話,是文化與靈魂的連結。「承擔這件事不是我一個的力量,而是參與所有人一起完成的。」
那時的成員,多是來自村裡的青年、學生、軍人、上班族與家庭主婦。他們用週末集結,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
練習在山的呼吸之中──一週一聚,步步為營
「我們的部落不算高山,交通與場地還算方便。」儘管如此,大家依然在生活與責任中抽身而出,堅持每週的練習。
排練日常,從不是一場輕鬆的聚會。「安排練習時間會提前通知大家,讓他(她)們可以規劃。」舞祖•達卜拉旮茲強調,不讓成員過勞的同時,也要「嚴格執行」完成度。每一次舉手投足、每一次合聲吟唱,都是文化記憶的織布機,慢慢織出族人的故事。
「我從來不問有沒有人想放棄,」他靜靜地說,「我相信我們的堅持,會影響每一個人。」
練習中,不乏心力交瘁的時刻。「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我從未想過放棄。」對舞祖•達卜拉旮茲來說,這是一場修行,更是一場學習。「我不是一個人,有一群部落青年和我一起努力。」
他們總說:「我們要一起愛部落,為部落做事,學習部落的文化。」
靈魂的共舞──彼此的信任與成長
「他們應該會覺得我很難親近吧……」舞祖•達卜拉旮茲微笑自嘲。他坦言,自己過去少參與部落活動,是這兩年才重新踏入青年會。「我想融入他們的生活圈,這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在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情感。」
他選擇用時間、用身體力行來說話,而這些努力也慢慢獲得回應。
部落的回饋,是他最大的支撐。「我一直告訴自己,要把自己做好,在每一件事上用心、耐心、付出。」
他也記得有長輩說過一句話:「部落要有年輕人,部落才會興旺。」那句話起初難以理解,如今卻成了他的座右銘。「這句話的意思,或許在提醒我們年輕人,不要忘記學習文化,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傳承的使命。」
那一天,我們上場了──為了部落,也為了彼此
比賽當天的心情?「緊張與壓力指數百分百,」舞祖•達卜拉旮茲誠實地說,「但我不能影響整個團隊,要用自然的心態去面對比賽。」
在上場前,所有人一同低頭禱告,把焦躁與期待交託給神。
表演過程中雖無大意外,但舞祖•達卜拉旮茲坦言:「每個演出都不可能完美,一定會有美中不足,但這就是考驗團隊的臨場反應與默契。」
當主持人宣布排灣部落奪冠的那一刻──
「那顆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感謝神,感謝大家的禱告,這份榮耀是所有人一起努力而成就的。」舞祖•達卜拉旮茲眼神泛光。
謝謝你們,讓文化被看見
舞祖•達卜拉旮茲感謝部落每一位參與者。他說:「謝謝部落每一位族人的祈禱與祝福,簡孝忠代表、顏文進村長、周美玲理事長、潘雅莉總幹事的陪伴與鼓勵,傳統領袖高冠芬頭目的指引,謝謝排灣青年會願意一起互相學習,還有蒂摩爾古薪舞集,在藝術這條路給我很大的養分。」
而身為部落的傳統領袖,高冠芬頭目也以最深的驕傲說道:「很榮幸能夠陪伴排灣部落族人,一同參與本次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傳統樂舞比賽,身為排灣部落的傳統領袖,我深深地以我的部落為傲。
我們一同走在一條守護並傳承文化的道路上,盼望我們永遠不忘初心,為排灣族文化繼續努力,世世代代傳承我們美好的歌謠及舞蹈!」
這不只是一場比賽的勝利,而是一段文化的傳承、一個靈魂的呼喚、一群人的共同記憶。
他們,舞出排灣的靈魂;我們,見證傳統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