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吉卜力圖像暴紅 吉卜力澄清:未發警告信

OpenAI推出可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的AI工具爆紅,網傳日本動畫工作室吉卜力發出警告信,稱這些應用程式侵害著作權,但吉卜力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採訪表示,「發布警告信並非事實」。
該生成器推出後,網友製作馬斯克、川普、魔戒、911事件等吉卜力風格圖片在網路流傳。白宮也在X發布一張吉卜力風格圖片,內容敘述一名流著淚的嫌疑犯遭美國移民官員戴上手銬,準備驅逐出境;連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都將X的個人頭像換成吉卜力風格。
一名網友26日在X發文,稱要推出一款「可以將任何圖片轉換為吉卜力風格的應用程式」。該名網友27日又發布了一封自稱來自吉卜力工作室的警告信圖片,表示「吉卜力工作室要求停止該項目」,內容引用龍貓側臉大LOGO,並聲稱如不停止,將採取法律手段。
網友散布假訊信造成誤解
吉卜力工作室接受NHK採訪時表示,「本公司發布警告信一事並非事實」,顯示該網友上傳的是假的警告信,整起事件是虛假訊息。不過假訊息透過網紅與媒體擴散,仍造成輿論的誤解。
對於宮崎駿本人對這股「吉卜力風潮」的看法,工作室未做出回應。但2016年,宮崎駿曾在NHK紀錄片中觀看AI生成動畫後表示「我感到非常厭惡」,更強調這樣的創作方式「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當時展示的是AI生成的殘缺人型動畫,宮崎駿認為創作者對痛苦一無所知,當時他以自己與一位身障朋友的真實互動為例,批評AI創作缺乏對人性的尊重。
ChatGPT生成圖像引侵權爭議
這波熱潮也讓OpenAI執行長阿特曼在社群平台開玩笑,請求網友「冷靜點」,表示團隊已無法休息,繪圖處理器(GPU)幾乎熱到要熔化了。他表示雖樂見大家喜愛ChatGPT生成的圖像,但平台目前面臨極大的運算壓力。阿特曼表示,原定免費開放的服務因使用爆量,現僅提供給付費用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OpenAI新推出的圖像生成器被稱為迄今是最先進的,這款由GPT-4o支援的圖像工具,透過簡單指令即可生成精緻圖像,但使用未經授權素材已惹多起侵權訴訟,也引發AI創作道德爭議,這款新工具的合法性備受關注。
AI創作缺乏手作實感與情感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漫畫家陳漢玲表示,數位技術雖然能提高效率,但對於漫畫講究構圖節奏、視覺語言的創作而言,AI難以取代手繪帶來的實感。她分享在攻讀美術碩士期間長期使用平板繪圖,導致對創作產生陌生感與疏離感,「我感受不到創作的實感,當下忍不住落淚。」
陳漢玲也曾嘗試以3D軟體製作背景,雖節省時間,但她感受到強烈的失落,覺得「真的沒有靈魂」,便決定不再仰賴此類工具。針對AI圖像引發的著作權爭議,她指出目前AI訓練多數未經創作者授權,AI圖像技術是有爭議的。
日本作曲大師久石讓也曾提過,生成式AI僅能模仿過去作品,沒辦法創造出真正新的樂曲。他認為藝術創作來自人類的經驗與情感,AI的學習能力依舊有限,難以超越人類。
AI生成圖片冒犯原創藝術家
在日本參與製作《海賊王》、《火影忍者》、《寶可夢》等動畫作品的美國動畫師瑟洛(Henry Thurlow)28日在X社群上對此風潮給予嚴厲的回應。
瑟洛說:「我不確定這些製作AI吉卜力風格圖像的人到底知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除了冒犯和惹惱原創藝術家之外(有何意義?)。我的意思是,你不可能(也永遠不可能)用AI製作能賺錢的電影,這無異於留下了侮辱性的訊息。」
當一位社群媒體同好質疑有些人只是為了好玩,而且ChatGPT可以讓人們快速實現自己的想法時,瑟洛回應:「如果沒有花時間努力成為一名傑出的廚師,就不配獲得米其林星級稱號;如果沒有花時間磨練演戲的技巧,就不配獲得奧斯卡獎;如果沒有花時間鑽研動畫或藝術,那就別摻和我的行業。」
瑟洛隨後澄清說,他的言論不一定針對那些用它「只是為了和朋友一起玩玩」的人,而是針對那些使用AI和其他類似軟體「來發展事業(或計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