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肺的靜謐之光】 訪台南神學院、台南公園

台南公園,一座走過百年風華的城市綠洲,自1917年開園以來,一直是台南人記憶深處的休憩樂土。前身為「中山公園」的它,是台南市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市區公園,佔地14.55公頃,綠意盎然的景觀中,蘊藏著歷史的紋理與文化的溫度。
燕潭晨光,記憶中的童年流轉
攝影家王建中這樣描述:「台南公園在我小時候的舊名是中山公園,是老台南人最有記憶的地方。」
晨曦初露時,園中的燕潭波光粼粼,水面上漂浮著清晨微風的倒影,伴隨著鴿群輕拍水面的聲音,一切彷彿靜止。這裡不只是兒時遊戲的場域,更是無數人青春的見證。百年巨木矗立園中,見證著歲月悠悠。
歷史與自然共舞——文化與生態的交響曲
園中除了美景,更藏有歷史深度。市定古蹟「重道崇文坊」,見證著時代更迭與台南人的價值信仰;「原台南公園管理所」則為1913年興建的和洋折衷式建築,於2024年完成修復,讓古蹟重新綻放風華。
此外,台南公園也是植物生態的天堂。園內栽種種類繁多,尤以全台已知最大的菩提樹,還有六月開花的鳳凰花最為矚目,樹齡逾百年,枝葉繁茂,猶如張開雙臂擁抱城市的人們。
雙腳踏入神的國度——台南神學院的沉靜詩意
沿著公園的綠意延伸,步行不遠便可來到台南神學院。
這所創立於1876年的學府,是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由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巴克禮牧師所創。從最初的傳道者養成班,歷經戰火與時代更迭,至今仍矗立於城市一隅。
攝影家王建中寫道:「今早帶著一個虔敬的心走進上帝的國度,台南神學院。」
歐式建築風格的校園,拱廊幽靜,塔樓筆直,與藍天和秋日楓葉交織出一幅靜美畫面。透過窗櫺望去,光影與倒影共舞,令人恍若置身歐洲修道院。
信仰與文化並行——見證福音播種的土地
王建中說:「在這裡有著上帝的恩典和博愛,藉由在此學校培育的學生,把上帝的福音和愛宣揚到各地,並與當地民情文化結合在一起,使人們知道不管在何時何地,上帝與您同在,您並不孤單。」
儘管校園內部未全面開放,但外部園區仍保有絕佳的觀景空間,許多畢業生與攝影愛好者特地來此取景,捕捉那靜謐與莊嚴交融的光影時刻。
文化之地,心靈之所
從台南公園的燕潭水光到神學院的鐘樓剪影,這片土地不僅收納著自然的靜謐與歷史的厚重,更滋養了人們心靈深處的安穩與信仰。
選一個晴朗的早晨,來這裡走走吧。你或許會在鳥語花香間,遇見記憶中的自己,也可能在鐘聲與光影中,感受到久違的平靜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