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海風中的漁村——蘆竹溝

蘆竹溝,位於臺南市北門區,是一座充滿純樸漁村風情的地方。這裡不僅是臺灣重要的牡蠣養殖基地,也擁有令人驚豔的落日美景,吸引著攝影愛好者與旅人駐足。
一踏入蘆竹溝,迎面而來海風中的鹹味,傳統紅磚屋前堆滿蚵殼,當地居民多以養蚵維生,使用獨特「平掛式牡蠣養殖法」,利用北門潟湖的天然條件,讓牡蠣隨潮水自然生長。
清晨時分,漁民駕著膠筏前往蚵田,開始一天的勞動。他們身穿防水衣、戴著斗笠,熟練的在蚵田間穿梭,手中拿著工具,細心翻動牡蠣繩,確認蚵的生長狀況。下午回到漁港,開始分揀與處理牡蠣,蚵殼被剝離,堆積成一座座蚵殼山,形成當地特有的景觀。
夕陽映照 漁村的夢幻時刻
蘆竹溝的日落,是當地最令人心醉的時刻之一。落日時分,天邊被渲染成溫暖的橘紅色,映照在蚵架與水面上,彷彿為這片土地披上一層金黃薄紗。王建中說:「蘆竹溝漁村落日景色絕美,跟井仔腳鹽田齊名,因觀光客少,反而讓喜歡攝影的朋友多了發揮的空間。」
當地的蚵田在退潮時形成錯綜複雜的線條,搭配漁民在水中忙碌的身影,構成一幅動人的畫面。無論是站在漁港旁,或是走進潟湖邊的步道,都能捕捉到這難以言喻的靜謐與壯麗。
蚵學園區:在地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近年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養蚵產業的價值,蘆竹溝的年輕一代成立了「蚵學園區」,開設一日蚵農體驗活動,讓遊客能親自下水,學習如何養殖與採收牡蠣,還能品嘗當地特色小吃,例如以鮮蚵製成的蚵仔碗粿與蚵嗲。
然而,漁村未來面臨挑戰,王建中觀察到:「近年來臺南沿海村落的漁塭或空地都在蓋光電廠,希望蘆竹溝能不被光電廠破壞,保留下潔淨的自然生態和美好的景觀。」這番話道出了許多當地居民的心聲,希望這片土地能保有最原始的純淨。蘆竹溝從日出到日落,這座漁村以自己的節奏運轉,展現著獨特的韻味。無論是想體驗最原始的漁村生活,或是想捕捉金黃耀眼的夕陽美景,這裡都是值得駐足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