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難甩通縮 掀「極限低消費」

中國正面臨通貨緊縮的局面,整個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價格已連續兩年下跌,如果2025年價格再次下跌,將是自1960大躍進年代以來,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有中國民眾表示,現在根本就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極限低消費」,以前是比誰富,現在則是比誰省。
從數據來看,目前情況並不樂觀。2025年1月、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四年來首次負成長。2月核心通膨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等波動性較大的項目)下降了0.1%,這是15年來第二次出現收縮。
★相關閱讀:
中國為何會出現通貨緊縮?
美國和其他大型經濟體在新冠疫情過後,民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反彈和商品供應短缺同時發生,促使產品價格飆升。然而,在中國並沒有發生相同的情況。
近年,北京當局以政策干預市場經濟,監管打擊數種產業,包括科技、房地產、教培、電子遊戲、金融業等,都遭到整頓,促使許多民間企業面臨經營危機。
特別是房地產爆雷、價格低迷削弱了民間消費的信心,加上就業市場惡化,人們面臨裁員和降薪,還有疫情使人口驟減,多種因素造成消費者購買力疲軟。
中共的應對方式是發展製造業和高科技產品等「新質生產力」,企圖帶動相關產業,儘管這些高科技產品的供給產量增加,市場需求卻一直疲軟,迫使高科技產業也跟著降低價格,使通貨緊縮雪上加霜。
目前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前景比較悲觀,大量資金湧入債市,今年稍早,十年期國債殖利率跌至歷史最低水準,隨後有所反彈。
物價下跌恐陷惡性循環
起初,便宜的價格看起來不錯,但這並不代表人們會想要開始採購。事實上,消費者可能會推遲購買昂貴的物品,希望價格進一步下跌。
延後消費將進一步抑制經濟活動,侵蝕企業利潤,使就業和投資減少,這會導致人們的收入下降,使支出再次下降,並進一步造成價格下滑,形成惡性循環。
通貨緊縮也可能提高實質利率,使企業投資更加困難、人們償還貸款也更困難,進而抑制需求,引發更嚴重的通貨緊縮。
川普關稅戰 或加劇中國通縮
美國總統川普自1月再次上任以來,已在2月和3月針對中國商品加徵兩次10%的關稅,使加徵關稅的幅度達到20%。中方則採取針對性的關稅措施反擊。
據彭博社報導,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美國的做法。韓國和越南2月表示,將對中國進口的鋼鐵徵收關稅,墨西哥也與美國討論了類似措施。
這些因素使中國2025年出口成長的前景變得黯淡。目前,中國商品出口承壓,出口價格指數自2023年5月以來一直保持在100以下,顯示價格較前一年下降,這是史上最長時間的連續下跌。
國際需求減弱,中國製造商將不得不依賴國內買家,那麼提高國內價格會更加困難,而這可能也會增加通貨緊縮的壓力。
中國民眾:省錢已成全民共識
據媒體報導,中國民眾近日流行「極限低消費」。山東一名前體制內人士表示,能感受到省錢已經是全民共識了,一些超市裡有即期食品,越來越多人去撿便宜貨。還有網友笑稱:「泡麵的調料包我煮一次不倒掉,買麵往裡加,一個調料包可以泡三次。」
在中國的餐飲業,以往主打高端客群的星巴克、必勝客也打起了價格戰;中國茶飲品牌「奈雪的茶」2024年淨虧損達人民幣8.8億至9.7億元;「喜茶」向內部員工表示,現在茶飲業嚴重內捲、門市過剩,宣布從2025年起暫停加盟申請。
在運輸業方面,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3年全國共2,540家4S店(汽車經銷商)倒閉,創歷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又倒閉近2千家;從2021到2024年,已有超過8千家4S店從市場中消失。
娛樂業也不景氣,據報導,全中國2024年的KTV門市已不到5萬家,自2015年到2024年期就減少了7萬家。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的消費者的確正在看緊錢包,以度難關;中國經濟要走出通貨緊縮的週期,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