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若漲 台經院:經濟成長仍大於通膨

本週即將召開電價審議會,台經院長張建一25日表示,電價上漲可能導致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破2%,不過經濟部分可望受惠投資與出口的擴張,看好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保3」,評估經濟成長率仍大於通膨,「還可以接受」。
台經院25日召開景氣動向記者會,談到經濟成長,張建一說,主計總處將今年經濟成長由3.29%下調至3.14%,這部分主要反映政府預算遭到立法院刪除與凍結,未來執行率有待觀察,及影響到政府支出的狀況。
不過,預期今年投資與出口表現樂觀,張建一說,對美國出口依舊非常強勁,傳產則是因去年低基期加上日本與歐洲景氣回溫,另外,ICT(資通訊)、AI(人工智慧)伺服器也有更多機會,「看好今年投資與出口的金額都會增加。」
消費部分,張建一說,在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不好的時候,消費仍有一定的力道,去年情況不錯,今年則可望持平,特別是今年還有很多演唱會等藝文活動,可望進一步刺激消費。
至於電價上漲的影響,張建一說,經濟部很努力爭取撥補台電1千億元,但目前沒有通過,台電負債比較高,勢必得反應電價成本;若電價上漲,台經院估計今年CPI成長率可能突破2%。他認為,這屬於供給面問題,而非因加薪等景氣過熱所帶動的通膨,且按照台灣經濟成長率3.14%,即使CPI年增率破2%,台灣的經濟成長還是大於物價上漲,相較其他國家是物價大於經濟成長而言,情況比較好。
張建一說,雖然美國總統川普的不確定性造成全球經濟成長出現逆風,但在波動之下,台灣還是可以逆風前進,台灣自2023年經濟循環落底以來,目前國發會的景氣燈號已經回升到黃紅燈與紅燈之間徘徊,這就像是股市在震盪打底,之後會緩步走高。
傳川普對等關稅排除晶片
台經院:業者仍嚴陣以待
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預計4月2日上路,傳出川普態度軟化,可能排除晶片等特定產業關稅。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4月2日美國如果暫緩實施晶片關稅,業者可能暫時鬆一口氣,但情況並非長久保證,業者也會積極尋求其他因應措施,持續關注美國政策變化,川普任期有4年,半導體業者對未來還是嚴陣以待。
她說,觀察名目數據,台灣半導體去年對外貿易順差達到新台幣1.84兆元,但對美國半導體順差僅869億元,換算下來,美國占台灣整體半導體貿易順差僅4.7%。
劉佩真表示,由於產品可能層層轉手、經過加工與組裝,台灣有些產品先出貨到東南亞,再從其他管道到美國,因此美國的名目數據比重不高,但要看美國所謂對台灣的晶片課稅如何計算,如果把間接管道也納入,對台灣影響較大,如果只看名目,影響相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