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恩挑戰大谷模式 臺灣職業二刀流第一人

旅美好手林盛恩今年挑戰「二刀流」出賽,採大谷翔平模式,平時擔任指定打擊、隔幾天登板投球,成為臺灣棒球界在職業層級發展二刀流的第一人。
出身自臺東阿美族的林盛恩今年19歲,學生時代就擁有投、打、守全方位的運動能力,據中央社報導,他前年季中以總值130萬美元(約新臺幣3,990萬元)簽約金加盟美國職棒辛辛那提紅人,今年是他第2次春訓。
林盛恩旅美以來,全以野手身分比賽,去年在新人聯盟完整球季,他兼守三壘、游擊和中外野,繳出打擊率3成08,上壘率0.418、長打率0.419、攻擊指數0.837。
紅人隊重視林盛恩,儘管他去年整季當野手,但練球時,手肘附近戴上名為Pulse的監控儀器,掌握投球量,保護手臂,為今年「二刀流」計畫做好準備。
林盛恩在春訓基地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認為,「二刀流」較大的挑戰是在打擊,在投球方面,隔幾天固定上場的模式,狀態較能掌握,反而是打擊,每場若要維持1支或2支安打,需要多花一點功夫,「與投球比起來,打擊比較容易有起伏,必須維持平均以上打擊率,才有上場機會。」
林盛恩去年在新人聯盟展現很高的安打率,但全壘打只有1支,力量還沒完全發揮。林盛恩說,休季期間回臺加強打擊力量,希望每一顆球都全力揮擊。
身為臺灣棒球界在職業層級二刀流的第一人,林盛恩說,不會給自己太多壓力,「其實壓力不會太大,我想說盡量嘗試、挑戰,盡自己的全力就好」。
紅人農場總監看好林盛恩
辛辛那提紅人隊球員發展總監(Director of Player Development)法瑞爾(Jeremy Farrell)負責小聯盟體系約200名球員的培育和發展。不僅各層級總教練要向他報告,球員升降大小聯盟、球隊調整球員名單時,他也是參與決策的重要人物。
法瑞爾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分析,二刀流最大的關鍵是如何在兩個角色當中都發揮自己最好的水準;而他認為林盛恩擁有二刀流的潛力,「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球員,願意投入時間去練,我們很期待他在兩端有所發揮。」法瑞爾指出,林盛恩是紅人隊體系近幾年來,第一名啟動「二刀流」培養計畫的球員。
「盛恩在投手丘上具備潛力,打擊上也有亮點」,法瑞爾非常期待林盛恩的表現,教練團也全力支持他走這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他指出,紅人隊將逐年評估林盛恩身兼投打的二刀流發展,如果他能在兩個領域都表現傑出,會讓球隊陣容更靈活、人員調度更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