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簡易按穴療法 胃脹、胃痛

中脘穴。(博大出版提供)
中脘穴。(博大出版提供)

文/溫嬪容中醫師

現在很多吃到飽的餐廳,邊吃邊聊天,不知不覺就吃過飽,脹得不行,久了容易變成「中廣」、「中厚老實」的體型。有的人用吃來紓解情緒壓力,很容易超量。

氣血虛或消化不良的人,稍為吃一點就會腸胃脹,最好改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尤其是老年人,不但氣血虛,腸胃功能運化弱,有孝心的子女,不要一直勸老人多吃,腸胃子氣化物不及會盜母氣心火,又《內經》提到:心經與小腸經相互為表裡經。一下子吃太多易耗散心氣。

胃時不時的就悶悶的痛,多為虛寒痛,要少吃寒涼食物;情緒緊張、急躁易怒傷肝也傷胃,那種痛是痙攣性痛;如果胃部或背部第七胸椎到腰第三椎兩旁有壓痛,或前面胃痛到連背也痛,胃及十二指腸可能有潰瘍。

有學者指出,腸胃是第二個腦,中醫則說胃不和則臥不安,腸胃不好也會影響睡眠。睡前最好不要飲食,不但影響入眠又容易發胖。《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關於育兒的觀念是:「若要小兒安,留於三分饑與寒。」吃飯七分飽最養生,吃太飽了,氣血都跑到胃腸去了,人就易昏沉,頭腦不靈光。讓胃腸留點空與虛,虛是很妙的,道家說:「虛則靈。」靈就清晰明朗,易萌「靈機一動」的妙趣。

以下的穴都可以調整胃的機能、鎮痛、降逆化濁。

中脘穴:肚臍上正中線四寸,約五橫指的距離。能治一切胃痛、懷孕的害喜、嘔吐、食道逆流、打嗝、小孩胃淺一吃東西就呃呃的想吐。小姐愛穿露臍服裝招涼引起的胃痛、胃氣衝心,感到胸口悶都可治。

內關穴: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二寸)的距離,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只要屬內臟的疾痛都可治,感覺胃脹快到喉嚨了,或者是吃東西好像哽在胸口下不去胃的感覺,按一按氣機調暢就通了。

內關穴。(博大出版提供)內關穴。(博大出版提供)

足三里穴。(博大出版提供)足三里穴。(博大出版提供)

足三里穴: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三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道按大一點,痠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小孩吃不下,胃脹、胃痛皆可治。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


延伸閱讀
傳統智慧 眼針療法守護靈魂之窗
2025年07月17日 | 1個月前
颱風後登革熱蠢動 預防蚊子叮咬
2025年06月10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