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登革熱蠢動 預防蚊子叮咬

丹娜絲颱風肆虐中南部,環境髒亂加上雨後積水,成為病媒蚊溫床,導致登革熱伺機而動。由於登革熱是急性傳染病,傳播速度非常快,一旦防疫有破口就可能迅速擴散,然而只要透過正確衛教和預防措施,我們還是可以降低感染風險。
登革熱是一種由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播的病毒,主要途徑是蚊子叮咬,感染蚊子將病毒傳播給人類,潛伏期大約為3~8天。好發於夏季,在以前也被稱為斷骨熱、天狗熱。
登革熱常見症狀包括: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和關節痛、皮疹、噁心和嘔吐、腹痛等。有時,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症狀,如出血、呼吸困難和器官衰竭。
登革熱預防方法
1.清除繁殖地
蚊子在積水處繁殖,因此要注意清除家中或周圍的積水,包括花盆、垃圾桶、瓶罐等。定期清理花瓶內的水,並保持水缸或水池的水質清潔。
2.使用蚊帳和蚊香
在睡覺時使用蚊帳,尤其是在登革熱高發期間或疫情區域。使用蚊香或防蚊液,以及其他有效的蚊蟲驅避劑,防止蚊子叮咬。
3.穿著適當服裝
穿著長袖衣物和長褲可減少蚊子叮咬的機會。
4.減少蚊子進入室內
安裝紗窗紗門,檢查並修復任何破損,以確保其有效性。
中醫如何看待登革熱?
登革熱在中醫觀點中屬於瘟疫的範圍,發病似流感等外感,但入營血較快速。葉天士《溫熱論》:「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方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視病程狀況有不同治療方式:
■ 發病初期:以「解表清熱」為主,將登革熱病毒經由肌表腠理(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引導出體外。
■ 發病中期:以「清熱涼血」為主,驅散已經進入血分的病毒,並緩解「血熱」(熱進入血液中,血行加速而異常的病理狀態)造成的不適。
■ 發病後期:以「健脾滋陰」為主,恢復臟腑功能和免疫力。同時會視不同併發症酌加不同的藥物;疾病痊癒後的後遺症也能以中藥治療。
良好飲食與作息幫助恢復健康
正確的飲食和作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加速疾病的恢復。
1. 水分攝取充足:一天至少攝取30c.c.水/體重(公斤)
2.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一天1~1.2克蛋白質/體重(公斤)
3. 維生素、電解質的補充
4. 避免過飽、過勞
5. 睡眠時間正確且充足:盡量於晚上11時前就寢,並睡眠6~8小時
6. 適度運動:中醫養生八段錦、太極拳、散步都很適合
登革熱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通過正確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降低感染風險。清潔環境是第一步,個人和社區合作至關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任何登革熱症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