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節慶營銷做了收穫甜美 不做⋯⋯

「有人說生意不好要做行銷活動來救,但我不清楚,我是否一定要參與每年固定的母親節、聖誕節之類節慶活動?」、「我開一家日本料理店二年多,生意尚可,需要做促銷活動嗎?」日前在社團交流會中,兩位創業者提出困擾許久的話題……
「如果你沒有犯錯誤,那就等於什麼也沒做到。」(If you're not making mistakes, then you're not doing anything.)美國籃球教練約翰·羅伯特·伍登(John Robert Wooden)說。
2025年元宵節與情人節均已落幕。以節慶行銷角度而言,你的門店營銷,有跟進「應該」還是「不應該」的節慶活動規劃、執行嗎?
「應該」的節慶活動規劃、執行,是指你從不缺席人氣旺旺的節慶活動,因為你的營收必須在這個月分再創新猷?還是你的競爭對手有做,所以你不得不隨之起舞?
「不應該」的節慶活動規劃、執行,則指你從未參與,因為去年同期迄今的營收達成率讓你滿意?或你認為你販促的商品和這節慶完全不搭軋?又或因漏列入年度行銷計畫而無完善的整編動作?
觸犯3個營銷誤區
假使你是入列「不應該」的經營者,你已抵犯以下三個營銷誤區:
1. 淡看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2. 忽視「今日雖勝,但未必明朝亦贏」的可能機率及影響幅度?!
3. 你的商品屬性不符,為何對手卻能跟這節慶連結而大作文章?!
我們可以從《超圖解行銷致勝72個黃金法則》一書第7法則「抓住需求三階段」(發現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和第9法則「環境三抓」(抓環境變化、抓環境趨勢、抓環境新商機),這兩法則看出「該」 和「不該」哪一邊「重」,較偏向現況需要,來作為選擇的最佳配套評估。
突破經營慣性 茁壯品牌
營銷過程總有營收高低和不盡人意的時候。倘若你無法及時修練應該持續抱持的未雨綢繆態度、養成並嘗試以新法突破舊有經營慣性,以及未能用創新思維播種、灌溉、孕育及茁壯品牌,那麼,也別為未知(來)的營收下滑哭泣,別為對手的攻勢益發強大而莫名懊惱!
佛經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有位演講名嘴亦道,「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商業」就像個脆弱的花瓶,完整的時候很美,一旦破了難再恢復原狀,因此,在看他人(對手)的營銷軌跡之中,你的「該」或「不該」後的「得失百分比」,是能夠欣然入袋的甜美果實?抑或是扼腕捶胸的追悔?
切記,「如果你沒有犯錯誤,那就等於什麼也沒做到。」而這一切的答案,最終都會在選擇後的行動見分曉。
(作者現職: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奇佳餐飲管理顧問公司 資深專案顧問)
讀者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