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疑涉性侵 立委、民團籲花蓮縣府調查

立委陳培瑜、花蓮縣議員楊華美20日偕同民團舉行記者會指出,花蓮有一名校長在出公差期間,邀請一名女職員在餐敘後飲酒,當對方酒醉後帶至汽車旅館性侵;但向花蓮縣政府陳情卻求助無門,縣府應調查事實,對有違失的校長進行懲處。
對此,花蓮縣府教育處長翁書敏指出,教育處在去年已展開調查,外聘專家學者組成的調查小組發現需進一步釐清其他事項,將深入調查做出完整報告;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如調查結果屬實,將做後續處理,會堅持勿枉勿縱。
被害人丈夫表示,太太去年因公到台北出差。會議中,校長邀請太太會後餐敘,因對方是校長,太太認為可能是公務便參與了,但太太酒醉後被校長帶到汽車旅館發生性侵事件;太太於離職後報案也接受身心治療,他也跟花蓮縣政府及教育處求助,但得到的回應令人無助。
當事人也透過錄音表示,經歷事件創傷後,她還要面對外界可能的誤解、質疑,這痛苦太沉重,也讓她體會到,社會上有太多像她一樣的人,一樣要面對質疑、責備,造成二次傷害;她希望社會能多點理解和耐心,一句「我相信妳!」是她們在黑洞中看到的非常重要的光。
陳培瑜強調,《性平法》上路後卻經常發生受害者聲音被壓制、機關態度消極,基本的調查程序拖延不決等狀況屢次發生,導致加害者逍遙法外,被害者卻承受更大的壓力與二度傷害,反映出地方政府對性平事件的處理仍然存在嚴重的漏洞。
陳培瑜呼籲,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不該再讓性平機制形同虛設,而讓原本應該受到保護的人,反而陷入更深的痛苦與無助。
楊華美則表示,縣府應將事實調查清楚,對有違失的校長進行懲處;甚至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在調查過程中,先對行為人停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