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徵25%晶片關稅 已有大廠接觸將返美投資

圖為通用汽車位於密西根州底特律的電動車組裝廠。(Nic Antaya/Getty Images)
圖為通用汽車位於密西根州底特律的電動車組裝廠。(Nic Antaya/Getty Images)

【記者林燕、張原彰、梁凱晶/綜合報導】

週二(2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擬對汽車、晶片和藥品進口徵收約25%的關稅,最快將於4月2日實施。

川普18日具體說明了哪些行業將受到新關稅影響。當被問及汽車關稅計畫時,川普在海湖莊園告訴媒體:「我可能會在4月2日告訴你,但稅率將在25%左右。」至於藥品和晶片的關稅,川普說:「稅率將達到25%甚至更高,而且一年內會大幅提高。」

2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簽署行政令時發表談話。2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簽署行政令時發表談話。(Roberto Schmidt/AFP)

先給企業一些時間調整 

川普也表示,他想在實施新的進口稅之前,給企業「時間」來調整。「當他們進入美國並在這裡建廠時,就沒有關稅,所以我們想給他們一些機會。」

川普表示,有一些晶片與汽車大廠已與他聯繫,這些企業在未來幾週,將陸續宣布他們到美國投資的計畫。「他們(這些企業)希望回到美國」投資。川普沒有說明是哪些公司,僅說都是全球最大的企業,涉及晶片與汽車產業。

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認為,川普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多次,並要求台商赴美投資,目前還沒點名韓國,若台灣人不去,韓國人就去了。

他說,與其被動、被迫赴美,加上台灣半導體產業與韓國為競爭關係,現在可趁這個機會吃下美國市場,說不定是個好事。

關稅疊加 多國恐付3種關稅

川普長期以來一直批評其他國家占美國的便宜,並將進口關稅視為將產業帶回美國,並收取更多收入的一種方式。他威脅要徵收其他關稅,用以重新平衡美國與全球的貿易關係。

目前運往歐盟的美國汽車被徵收10%的關稅,而進入美國的歐洲汽車只需繳納2.5%的關稅。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與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進行貿易,你們必須以我們對待你們的方式來對待我們。」

工商協進會顧問梁國新18日於工商協進會舉辦的「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講座上談到,川普政府的關稅有幾個類別,首先是日前提出的對等關稅;再來是對鋼、鋁與藥品等產品別的關稅,晶片稅屬於這個類別;還有對國家別的關稅,如對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對中國加徵的關稅。

梁國新強調,「川普的這些關稅,是可以疊加起來,不是互相排擠的。」這些措施將相互疊加,這意味著某些行業的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商,可能要支付多達3種關稅。

EF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研討會  駐星代表出席致詞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5日舉辦研討會,作為30週年系
列活動之一,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受邀出席致詞。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攝  111年3月5日
圖為工商協進會顧問梁國新。(中央社資料照)

台灣可調整對美關稅結構

至於對等關稅對台灣的衝擊,潘思亮在同場活動表示,資通訊產品都是零關稅,所以對等關稅政策對資通訊產品較無影響,反而是農產品的影響比較大。

目前,台灣對美關稅6.5%,美國對台關稅僅3.3%,梁國新說,台灣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較高,「台灣不產小麥,卻針對美國小麥課關稅,這是要做什麼?」他認為,台灣可重新考慮調整對美關稅的結構。

2023年,台灣對進口商品徵收的平均關稅為6.34%,最低為工業產品的4.13%,最高為農產品的15.06%。

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簡稱ITA)在2024年1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工業界要求台灣降低許多產品的進口關稅。」

川普:物價將保持不變或下降

許多經濟學家表示,川普的關稅計畫可能會帶來物價上漲。川普表示,他的徵稅方案對通膨影響不大。「短期內物價可能會有所上漲,但物價也會下降。」

他說,「美國人要為短期的痛苦做好準備。最終,物價將保持不變或有所下降。」川普認為可能會有一些「短期干擾」,但從長遠來看,美國將從中受益。川普說,他相信這些關稅政策將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當被問及政府關稅帶來的收入時,川普說,這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負責任的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發布數據,根據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及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來估算,可在未來10年內產生約1.3兆美元的收入。

川普是在解決美國經濟問題

「部分台灣的輿論很悲觀,在批評川普政府。」梁國新說,應該更平心靜氣的看待川普的邏輯,他的政策很大比例來自於美國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畫」,川普的做法跟過去幾十年美國在各地貿易主張的秩序不一樣,過去注重全球化與經濟效果,但也必須承認,「美國並沒有從中受益」。他說,川普提出的政策,是在解決美國發生的問題。

他說,台灣要做的是了解川普,而不是輕易的認為他「很瘋狂」,也不要攻擊他。作為美國總統,如果面臨有98%的晶片來自同一出口國,而且在兩岸問題下,晶片供應如果中斷可能衝擊美國的國防工業、民生與汽車製造業,「他能不擔心嗎?」

梁國新說,未來全世界對AI晶片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可以把所有的製造廠都放在台灣嗎?」「所有技術都在同一個地方,這是可行的嗎?」他說,「我們不要把川普當作威脅,中間一定有機會。」

他說,在台灣生產要面臨土地、人才等挑戰,都集中在這裡,還要面對各國市場出的難題,而台灣企業到國外搶占當地市場,這對一個公司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總是想,別人要搶我們市場、害我們,不要這麼悲觀。」◇

延伸閱讀
消息:台灣擬向美國軍購逾3千億
2025年02月18日 | 3天前
川普震撼 歐洲支持增加國防支出
2025年02月18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