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電池別丟錯 維護嘉園義起做

元宵節是黃曆年節的重要傳統慶典,提燈籠祈福象徵團圓與祝福。隨著時代變遷,LED燈與電池驅動的小提燈逐漸取代傳統蠟燭燈籠,雖然提升了使用安全性,但也帶來廢電池污染的隱憂。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特別提醒民眾,元宵過後,別忘了妥善回收或再利用提燈中的電池,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廢電池內含鉛、汞、鎘等重金屬,一旦隨意丟棄,這些有害物質可能滲入土壤與水源,不僅污染環境,更可能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對健康造成威脅。汞會損害神經系統,影響腦部發育;鎘囤積於肝臟與腎臟,長期攝取恐引發「痛痛病」;鉛則會導致慢性中毒,造成貧血、肌肉無力等問題。提燈不使用時,可將電池取出後,裝配於遙控器等低耗電電子產品中繼續使用,待完全耗盡後再分類回收,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也呼籲市民切勿將廢電池與一般垃圾混放,務必妥善分類與回收,降低環境與健康風險。
廢乾電池已列為公告應回收的廢棄物,嘉義市內多處設有回收管道,包括超市、量販店、連鎖超商的回收筒,及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元宵佳節的燈火雖然短暫,但環保行動的影響卻可持續長遠,舉手之勞小動作,都可讓環境少一點傷害,共同為守護嘉園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