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與國際共享 臺灣鯨豚聲

罕見的鯨種瓜頭鯨的聲音,也被收錄。(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罕見的鯨種瓜頭鯨的聲音,也被收錄。(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文/記者孫湘詒

賞鯨船不僅能帶領遊客歡樂賞鯨,同時也可以為海洋科學研究出心力。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與賞鯨業者合作,透過賞鯨船航行外海同時錄製鯨豚聲音,2年來蒐集8種鯨豚物種、共107筆聲音數據,如今先將51筆數據傳至國際開放科學平臺,供研究使用。

花蓮外海為黑潮經過海域,擁有豐富鯨豚生態。福爾摩沙協會與多羅滿賞鯨合作,錄製鯨豚聲音並轉換頻譜圖,記錄到包括飛旋海豚、花紋海豚、糙齒海豚、熱帶斑海豚、弗式海豚、抹香鯨、瓜頭鯨及偽虎鯨等8種鯨豚的哨叫聲、喀噠聲等聲音模式。

體型最大的齒鯨——抹香鯨,一次出現三頭在花蓮東部海域。(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體型最大的齒鯨——抹香鯨,一次出現三頭在花蓮東部海域。(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與抹香鯨相遇,賞鯨團的旅客開心拍照。(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與抹香鯨相遇,賞鯨團的旅客開心拍照。(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海洋志工海幫手工作、拍攝中。(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海洋志工海幫手工作、拍攝中。(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海洋志工海幫手工作、拍攝中。(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海洋志工海幫手工作、拍攝中。(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鯨豚聲學專家溫在昇指出,聲音是研究鯨豚生態關鍵,不同種類鯨豚使用不同聲波頻率溝通、獵食或辨識環境。例如抹香鯨會發出喀噠聲做迴聲定位;而偽虎鯨與飛旋海豚多半使用哨叫聲維持群體聯繫。研究人員藉此分析物種分布、族群變化與行為模式。

福爾摩沙協會理事長廖鴻基表示,感謝民間發起單位,也感謝買船票出海旅客,讓珍貴聲音被記錄下來,協會計畫全臺巡迴展覽研究成果,歡迎更多人參與海洋科學行動,透過視覺與聽覺認識花蓮鯨豚生態,讓臺灣鯨豚聲音被世界聽見。◇

研究兩年的鯨豚聲音已放在全球共享平臺。(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研究兩年的鯨豚聲音已放在全球共享平臺。(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

 

一起來聽臺灣鯨豚聲:(大紀元製圖)一起來聽臺灣鯨豚聲。(大紀元製圖)

延伸閱讀
對等關稅倒數 蘋果供應鏈動向受矚
2025年02月23日 | 2個月前
豪宅稅打炒房 高單價小宅也難逃
2025年02月23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