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初審 投票決定兩案併陳送審查
環境部17日召開基隆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初審,會議過程正反方激烈交鋒,一路討論近9小時後,在閉門會議之前環保團體仍認為台電未充分回應而不願離席,經環評委員建議,以投票方式決議「建議通過環評」、「建議不予開發」等2案併陳,送交環評大會審議,而台電應就專家所提意見在4月30日前補正相關內容,送到環境部討論。
台電規劃將基隆協和電廠燃油機組改建燃氣機組,研擬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建設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俗稱四接案),此案已延宕四年、歷經5次初審仍卡關。
環境部17日召開此案第6次初審會議,因社會關注性高,本次環評會議,環境部採台電、民團正反雙方推薦學者組成「專家會議」,由外聘專家分別就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議題提出意見,而地方民眾、環保團體等光登記發言就高達77人。
因時間與空間不足,環境部原將限制正反雙方發言人數,一度引發與會民眾不滿,質疑環境部限縮發言,經協調開放逾50名民眾發言,原定9點半開始的會議,因此推延半小時,最終整場會議討論近9小時。
天然氣儲槽比鄰軍港 環評應加國防部意見
在民眾發言階段,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四接將興建長堤,關乎基隆港及運輸天然氣的LNG等船舶安全,擔心會有碰撞疑慮。基隆青年永續發展行動聯盟理事陳薇仲則說,四接的天然氣儲槽比鄰軍港,憂心成為軍事目標,環評應加國防部意見。
基隆市民、里民、商業公協會代表則表達支持四接興建,認為應考量供電穩定,才能爭取基隆發展,如爭取輝達來建AI中心等。針對外界質疑台電收買,部分里長與居民也駁斥並無此事。
在專家討論階段,針對港埠營運及操船安全,環委要求明確說明船舶進港條件,以及如何即時得到數據確保船隻進港安全,若遇到東北季風盛行或海象與海流條件不適合時,LNG船如何應變等。
環團推薦的專家、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監事梁乃匡指出,基隆港在條件上若要做到港埠營運安全,堤防應該要再往外延長,但基隆港愈往外水愈深,無法再往外蓋堤,協和外海不適合設置LNG港。
不過,台電推薦專家、基隆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李振弘則指出,基隆港漲退潮屬於恆流,對船舶影響包含船速、流速、流向,不能只討論流速,且引水人操船十幾萬噸的大船,實際上都不會考慮流速,因為對大船影響很小。
台電說明,LNG船一個月只會進出協和接收站2次,之前委託專家進行風向、漲退潮、進港船速等數據模擬時,發現風速是影響航行安全的重要因子,依照專家建議將LNG船嚴格限制在風速每秒10公尺時,能將操船安全的風險性降到最低。
雙方爆口角僵持不下 首次初審以投票決議
根據環評會議議程,經開發單位簡報、列席單位或旁聽人員陳述意見、以及本案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之後,除機關代表、人員外,其他團體、居民代表及開發單位皆需離席,以「閉門會議」形式讓環評委員作成結論。
不過,與會的環保團體,王醒之、前立委陳椒華等人認為環團推薦的海洋生態專家代表無法出席,無法進行正反方討論,且台電未充分回應而不願離席,現場爆發激烈口角,雙方僵持逾1小時,在無法達成共識之下環委吳義林建議採取投票方式進行決議。
環評會議主席、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表示,投票有兩個選項,一是補正資料再召開一次初審會議、二是「建議環評通過」及「建議不予開發」兩案併陳,送入環評大會討論。9人贊成兩案併陳提大會討論、1人要求補正再審,最後決議兩案併陳提大會討論,而台電應就專家所提意見,在4月30日前補充修正相關內容與修正初稿內容,送到環境部討論。
環境部長彭啓明也於會後出席環評會議室,他表示,這是第一次初審階段用投票的方式做決議,環評中的閉門會議為的是讓委員有機會仔細討論,也是過去就已經定下的過程。彭啓明也強調,環境部的角色是裁判者,台電還是需要主動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收納意見後補正,這是台電應該要負責做到的事。
本案送交環評大會審議後,仍須經環評會議議程決定通過或不予開發,甚至補正資料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