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愛上臺灣更有生活味 港人成新住民

香港新住民古軍先生(右1)及蘇華珍(右2)與陸委會訪視人員合影。(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香港新住民古軍先生(右1)及蘇華珍(右2)與陸委會訪視人員合影。(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孫湘詒

近年來新住民及其第二代持續增加,新住民已成為臺灣群體一部分,移民署表示,作為新住民在臺灣的娘家,會持續提供更友善的環境,讓來到臺灣的新住民都能在此幸福生活、安心發展,以成為臺灣人為榮。

在桃園「山下美食」餐廳的夫妻檔古軍及蘇華珍,來臺前兩人在香港都是會計人員,古軍對《大紀元時報》表示,移民前曾多次來臺旅遊,喜歡上臺灣的民主開放及舒適的生活環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與人的互動關係很好,跟香港人想要賺錢的氛圍不同,「這裡比較像生活一點,自然一點。」

古軍說,2019年後香港變了,於是萌生離開念頭,剛巧臺灣有移民計畫,就申請來臺灣居住,「我們很感謝臺灣給這個機會。」

因緣際會下,古軍在桃園經營餐館「山下美食」,店名取自1970年代香港電視劇「獅子山下」,古軍說,這部戲是講香港的時代變遷,那時在獅子山下的人很辛苦很拚,很多不同地方來的人都在那裡聚集,比較能包容彼此,象徵港人努力勤奮、同舟共濟的拚搏精神。如今古軍的餐廳也成為在臺港人逢年過節聚會場所,希望藉此讓大家凝聚在一起。

香港新住民古軍先生(右3)及蘇華珍(右4)與移民署、陸委會訪視人員合影。(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香港新住民古軍先生(右3)及蘇華珍(右4)與移民署、陸委會訪視人員合影。(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

移民署主任秘書謝文忠(右4)一行人關懷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擔任「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特展志工之印尼新住民官美連(左4)。(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移民署主任秘書謝文忠(右4)一行人關懷在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擔任「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特展志工之印尼新住民官美連(左4)。(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

移民署主任秘書謝文忠(左4)、陸委會科長呂政庭(左2)、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處長歐陽純麗(左1)等人關懷大陸新住民閆嘉慕(左3)。(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移民署主任秘書謝文忠(左4)、陸委會科長呂政庭(左2)、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處長歐陽純麗(左1)等人關懷大陸新住民閆嘉慕(左3)。(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

重現記憶中香港好滋味

古軍觀察到臺灣的外食較油膩,早餐很多油炸物,膳食纖維太少。因此店內餐點以健康取向為主,販售輕食、港點,也將自己記憶中香港吃過的美味餐點還原出來,像是薑燒豬軟骨,就被古軍形容好吃到入口即化。古軍笑著說,「店裡頭賣的是自己愛吃的,覺得好吃再重現美味。」

閆嘉慕(前排右1)教導移民署、陸委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官員包水餃。(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閆嘉慕(前排右1)教導移民署、陸委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官員包水餃。(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 提供)
古軍夫婦是移民署為推動「行動服務方案」,深入走訪臺灣本島及離島各個縣市新住民,瞭解他們在臺生活適應情形的其中一個案例,移民署表示,新住民以獨特多元文化風貌,為臺灣帶來新氣象,未來將持續提供友善的環境及資源補助。◇

延伸閱讀
關稅衝擊 美晶片價格恐漲59%
2025年02月04日 | 1個月前
曾被中共外交勒索 瓜中貿易嚴重逆差
2025年02月0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