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吃好,還是煮熟好?食品科學家解惑

紅甜椒含有高量維生素C,遇熱就會被破壞。(123RF)
紅甜椒含有高量維生素C,遇熱就會被破壞。(123RF)

文/斯圖亞特.法里蒙博士(Dr. Stuart Farrimond,食品科學家) 譯者/張穎綺

加熱烹調蔬菜,究竟是好是壞,其實沒有一體適用的準則。烹調對營養素的影響好壞參半,加熱會破壞一些蔬果的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但另一些種類的蔬果受熱後,反倒會提升這類營養素的含量。

番茄在烹煮後,會釋出更多珍貴的抗氧化物番茄紅素,煮過的胡蘿蔔會釋出更多β-胡蘿蔔素,但加熱會破壞它們所含的維生素C(番茄亦同)、幾種維生素B和幾種酵素。

為了健康著想,最好的做法是,盡量攝取多樣的蔬菜,既要熟吃、也要生吃。

下面歸納出適宜生吃和熟吃的蔬菜種類:

適宜生吃

1. 花椰菜:熱會破壞一種稱為芥子酶(myrosinase)、有抗癌效果的酵素。

2. 西洋菜:(別名豆瓣菜、水芥菜)和花椰菜一樣,含有不耐熱的芥子酶。

3. 大蒜:含有一種名為大蒜素的有益健康酵素,熱會導致它們的含量減少。

4. 洋蔥:生吃可攝取到更多抗氧化的類黃酮與抗癌的硫化合物。

5. 紅甜椒:含有高量的維生素C,這是一種遇熱就會被破壞的不穩定維生素。

適宜熟食

以蒸煮或溫和火候烹煮過的高麗菜,可釋出更多的類胡蘿蔔素。(Shutterstock)以蒸煮或溫和火候烹煮過的高麗菜,可釋出更多的類胡蘿蔔素。(Shutterstock)

1. 胡蘿蔔:煮熟的胡蘿蔔可釋出更多的類胡蘿蔔素。這種營養素有保護心臟血管健康的作用。

2. 菠菜:以溫和火候烹調後,菠菜裡的β-胡蘿蔔素和鐵質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3. 高麗菜:以蒸煮或溫和火候烹煮過的高麗菜,可釋出更多的類胡蘿蔔素。

4. 番茄:煮過的番茄可釋出更多有抗氧化作用的番茄紅素。

5. 蘆筍:將蘆筍煮熟後,才能釋放出有抗癌效果的阿魏酸(ferulic acid)。

 (楓葉社文化提供) (楓葉社文化提供)

——摘編自《烹飪的科學:聚焦7大類食物,用最新科學研究食材原理,圖解160個烹調上的疑難雜症,讓廚藝臻至完美》,(楓葉社文化出版社提供)

延伸閱讀
罷免戰開打 20案送中選會
2025年02月03日 | 18天前
未來一週冷颼颼 北部下探8度
2025年02月03日 | 1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