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劉宏澤—— 農技外交為臺爭光

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分享巴紐部落文化與技術融合成功案例。(嘉義大學提供)
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分享巴紐部落文化與技術融合成功案例。(嘉義大學提供)

文/記者李擷瓔

嘉義大學農藝學系碩士班校友劉宏澤,是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農業技師,自2021年起派駐巴紐技術團,負責稻作計畫,前後踏查13個部落,研究農民生活型態及社區文化,推出一系列在地化策略,主要方向是開發低投入技術與研究生態農法,決心把永續農業概念落實,「不僅人要吃飽,孩童要上學,連環境生態也要共存共榮」。

求學期間,劉宏澤深受嘉大農藝系老師張山蔚提倡的有機農法理念影響,強調農業不僅是生產食物,更應兼顧生產者、消費者與生態環境。他積極投入有機農業研究,並跨領域選修行銷管理與加強英文能力,奠定日後拓展國際視野的基礎。

劉宏澤向巴紐農民解說如何利用農業副產品配製糖蜜液肥。(嘉義大學提供)劉宏澤向巴紐農民解說如何利用農業副產品配製糖蜜液肥。(嘉義大學提供)

劉宏澤將老鷹棲架設置在稻作田區,形成鷹與稻之共生關係。(嘉義大學提供)劉宏澤將老鷹棲架設置在稻作田區,形成鷹與稻之共生關係。(嘉義大學提供)
他日前參與2024有機世界大會(OWC),以流利英文發表專題,分享駐巴布亞紐幾內亞技術團服務期間,成功將老鷹棲架設置在陸稻田區,形成鷹與稻之共生關係,並利用農業副產品配製糖蜜液肥,促進稻草與蔬果園區結合的創新成果,獲得好評。

劉宏澤指出,開發中國家農業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落後或極端氣候等不可抗拒因素陷入開發困境,農民間耕作經驗大多為口傳心授,加上語言、文化、技術都是不易跨越的壁壘。

劉宏澤(右2)在駐外期間幫助開發中國家,於田間講解陸稻有機栽培。(嘉義大學提供)劉宏澤(右2)在駐外期間幫助開發中國家,於田間講解陸稻有機栽培。(嘉義大學提供)

臺灣技術團劉宏澤(左1)與巴紐農業試驗所共同合作輔導農民。(嘉義大學提供)臺灣技術團劉宏澤(左1)與巴紐農業試驗所共同合作輔導農民。(嘉義大學提供)
「當下,並不知道做這些事情會有什麼成果,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就不會有任何結果。」回首過去,那段全心投入之後,未能得到預期成果的付出,劉宏澤願稱為「紮根」。正是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讓他在異鄉國度,運用農耕技術為臺灣爭光。◇

嘉大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說明陸稻環境的挑戰與風險。(嘉義大學提供)嘉大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說明陸稻環境的挑戰與風險。(嘉義大學提供)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農業技師劉宏澤(右1)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攝影留念。(嘉義大學提供)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農業技師劉宏澤(右1)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攝影留念。(嘉義大學提供)

劉宏澤(中)與菲律賓天主教大學交流有機稻作栽培技術。(嘉義大學提供)劉宏澤(中)與菲律賓天主教大學交流有機稻作栽培技術。(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劉宏澤校友與其恩師張山蔚老師(右)合影。(嘉義大學提供)嘉大劉宏澤校友與其恩師張山蔚老師(右)合影。(嘉義大學提供)

延伸閱讀
郭仁示創作個展 驚見萬字嘉大校訓
2024年10月31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