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癮全球困擾】「失控的焦慮世代」提供解方
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率急遽上升,不只在台灣,也成為全球化現象。點出孩童因手機與網路社群加劇心理健康惡化的《失控的焦慮世代》席捲美國書市,近期在台灣推出繁體中文版。繪本作家小熊媽張美蘭說,手機就像另類海洛因和鴉片,有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與吸毒的大腦變化是一樣的,呼籲教育部真的要制訂高中(含)以下使用手機的規範。
針對青少年手機成癮問題,教育部學特司副司長許嘉倩指出,海德特在書中建議禁止校園使用手機,但很多家長會擔心學生在校狀況,因此教育部正蒐集國際上使用手機的校園規範,整理後會加進「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引導學校防止學生網路成癮。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近十年來他一直關注台灣年輕世代遭遇不同於過去世代的困難和挑戰,在去年出版的《台灣的未來在海洋》裡,也特別指出青年手機多巴胺上瘾,以及校園對心理輔導需求激增到難以負荷的課題,還有15歲至24歲年輕人自殺率有異於其他年齡層持續攀高的現象。
「因此當我看到海德特寫的《失控的焦慮世代》,非常感謝他做了這麼詳盡的研究,相當全面的分析了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對策,為不只發生在美國,也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現象提供了進一步思考、行動的參考。」郝明義說。
★推薦閱讀:
「大腦腐蝕」獲選《牛津詞典》代表字兩條軸線雙重影響 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郝明義說,海德特在《失控的焦慮世代》中,將身邊手機成癮的孩童個案與訪談資料彙整,加上詳盡明確的圖表問卷數據,歸納出全世界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的主因,是因為兩條軸線的雙重影響所導致:一條是從1980年代開始,父母為了保護兒童免於受傷害,導致「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式微;另一條是從2010年代開始,因為智慧型手機流行,導致「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
郝明義提到,這兩條軸線交互影響,第一條是大人把孩子推向手機,第二條是手機本身的功能把孩子吸入手機,所以產生干擾兒童社交和神經發育的「童年大重塑」,也進而導致孩子「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手機上癮」等一系列現象普遍流行。
兒福聯盟副主任呂佳育指出,在兒盟今年針對台灣國、高中生使用網路社群調查中,從逾1.2萬份有效問卷裡,發現有95%孩子都有使用社群媒體,平均10.8歲就擁有手機、11歲開始使用社群媒體,一個人約擁有3.5個社群帳號。不過,社交平台應不允許13歲以下兒童註冊,真實數據更突顯平台年齡認證無法落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