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匯存底解密 逾9成投資歐美公債
中央銀行日前公布10月外匯存底為5768.46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五名。許多人好奇,台灣的外匯存底如何配置,據央行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外匯存底以持有安全性佳及流動性高的美國公債為主,多持有至到期。
立法院預算中心的中央銀行114年度營業預算評估報告中,揭示了台灣外匯存底的配置。央行說,持有外幣資產的目的為挹注國際收支發生短絀時的外匯需求,並藉以調節供需,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提供廠商良好貿易環境,須隨時保持高度流動性。
央行指出,鑒於美國金融市場的規模、深度與廣度皆居世界首位,政經現況仍屬已開發國家中相對較優者,央行外匯存底以持有安全性佳及流動性高的美國公債為主,多持有至到期。
統計到今年8月底的央行資產,以外幣債券占大宗,包括:收取孳息等以歐美等先進國家高信用評等政府公債為主的債券,約新台幣17兆3872億元,以及以交易為目的的美國公債約新台幣3億多元,兩者合計共新台幣17兆3875億8142萬6000元。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8月底,央行持有「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非流動」科目下的歐美先進國家高信用評等的政府公債,帳列數約5438.45億美元。
另外在「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流動」科目下的美國公債,帳列數約977萬美元,合計約5438.54億美元,約占8月底外匯存底5790.58億美元的近94%。
報告指出,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美國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日本及中國今年以來持續減持美國公債75億美元及417億美元,不過仍是前2大主要持有國,後續拋售行為將影響價格下跌、流動性及該國匯率,須密切留意對台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