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餵令奏效 高雄壽山獼猴數減少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研究,發現調查期間(2023~2024年)壽山地區的臺灣獼猴族群數量相較過去有所下降,推測與長期宣導及公告禁止餵食有關,但棲地選擇偏好靠近人造建築、道路,可能受到人類餵食影響,也因此讓民眾有獼猴數量增加的印象。
為掌握園區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健康以及疾病狀態,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每隔數年會進行園區獼猴調查。自2011年底迄今,已委託屏科大進行3次獼猴族群數量調查。2013年研究由教授蘇秀慧團隊執行,估計數量約1,153~1,615隻(調查範圍不含北壽山自強營區),平均出生率約55.2%。2015~2016年由教授裴家騏團隊執行,數量約在1,299~1,675隻區間(調查範圍含北壽山自強營區),平均出生率71.1%。最近一次是2023~2024年,由教授陳貞志團隊執行,估計數量約822~1,000隻,平均出生率43%(調查範圍不含北壽山自強營區)。
自管處表示,壽山獼猴受人為干擾嚴重,出生率相較國內其它地區明顯較高。此次調查獼猴平均出生率下降,整體獼猴族群量也有下降,顯示長期宣導「禁止餵食」具有成效,使壽山獼猴的族群量自然下降。
自管處說,最近一次研究追蹤了壽山的3個猴群,分析發現猴群傾向在步道及其週邊樹林活動,與過往文獻相比,活動範圍更小。但獼猴行為改變為更偏好靠近人類環境,長時間在人類環境逗留,因此讓民眾誤認為獼猴數量有增加,顯示仍需要透過教育宣導來重新建立人與獼猴之間的新關係。
自管處說明,壽山人猴衝突是經年累月人為餵食所導致的結果,需要長期宣導才能改善。自管處已推出多套具有特色的「環教快閃課程」,如「獼猴臉書」互動遊戲、「獼猴彈珠檯」和「Monkey出任務」獼猴布偶裝舞蹈等創意宣導手法,運用週末假日在遊客聚集區域,以遊戲方式與民眾互動,宣導「不餵食」、「不接觸」、「不挑釁」和「食物不露白」等與獼猴和平共處之道。壽山在地學生「壽山國小」和「壽山國中」也加入宣導的行列,壽山國中更培訓一批「青年解說員」,自行打造創意又吸睛的道具,加入宣導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