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有解】學者籲採優利定存吸存款

新青安房貸促民眾買房愈趨熱絡,讓國銀房貸水位接近滿載,央行總裁楊金龍也罕見提起美國次貸風暴,同時祭出限貸令關緊資金的水龍頭。(記者宋碧龍/攝影)
新青安房貸促民眾買房愈趨熱絡,讓國銀房貸水位接近滿載,央行總裁楊金龍也罕見提起美國次貸風暴,同時祭出限貸令關緊資金的水龍頭。(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

銀行房貸「限貸令」持續延燒,儘管中央銀行、金管會屢稱沒有銀行房貸滿水位的問題,但不少民眾仍反應得排隊等銀行撥款,且一等就是半年。對此,學者直言,銀行借錢給建商,卻不借錢給民眾買房,有如惡性循環;建議短期內銀行應推出短天期優利定存吸引存戶,增加銀行資金的母數,自然可調降房貸比重。

關於「限貸令」,央行在2週內2度找國銀「喝咖啡」,第一次籲請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共同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且得在9月6日前,提出未來一年的「房貸降溫計畫」。

民眾申貸卡關,民怨四起,央行第二次找銀行喝咖啡,要求銀行將信用資源盡可能提供給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且明確告知已核貸案件的貸款排撥時間等解決方案。央行更設15條陳情專線,協助民眾處理購屋陳情案件。

銀行房貸滿水位 房價高成主因

關於造成銀行房貸滿水位的原因,不少人認為是因新青安優惠房貸引爆的購屋潮,以及5年寬限期,還息不還本導致銀行無法沖銷房貸餘額所致,但業者、學者卻不這麼認為。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新青安約占整體房貸的三至四成,因此不能說新青安全然是導致銀行房貸水位逼近上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也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很多人認為問題出在新青安,他認同該政策有不完美之處,特別是讓買房者拉長寬限期,不用還本金,但真正導致銀行房貸接近滿水位的原因,應該是持續走高的房價,「新青安只是生不逢時,它推出的當下房價已經很高。」

談到政府、央行的房市政策,蔡明芳認為,邏輯相當矛盾,「央行一方面說要穩定房地產,中央政策一方面說要推新青安,現在才說錢已經被借完。」

建商土建融貸款 排擠房貸需求

蔡明芳認為,造成這次「限貸風暴」的原因有兩大項,一是央行對通膨的反應過於遲鈍,特別是在2021年、2022年,在通膨升溫的初期,政府、央行沒有對物價、房價高漲做出正確且強力的反應。

他說,第二是銀行端過度承作建商的土建融貸款,由於建商風險承擔能力較高,且土建融貸款的利率也較高,導致銀行多優先承作此貸款類別,卻排擠到銀行承作房貸的額度。

「這非常荒謬。」蔡明芳說,「建商跟銀行貸款蓋房子,但房子完工之後,買房子的民眾卻無法貸款,這樣建商的房子還賣得出去嗎?如果賣不出去,為什麼銀行敢借錢給他們?」

不動產放款上限 調高有風險

《銀行法》第72條之2被視為國銀不動產放款的「天條」,依規定國銀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包括前述的土建融放款),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分母)的30%,據媒體報導,已有部分銀行達到28%至29%的水準。

該如何解決「限貸」問題,各方多有建議,蔡明芳認為,短期內,政府應要求銀行吸收存款,讓母數變大,自然可以讓不動產貸款的比重下降。至於該如何做?他說,「銀行要用比較高的利率去吸引存戶。」

蔡明芳說,央行即將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目前的物價水準如果升息,對社會的衝擊可能較大,會引起比較大的民怨,而要讓銀行吸收存款,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讓銀行提供短期的優利定存,銀行本來就有短期的美金優利定存,可要求他們推出新台幣版本的方案。

至於有投資客建議,政府可以調高《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30%的上限,蔡明芳認為,考慮到銀行的風險控管,這麼做只會把風險擴大,並非是具有社會責任的解決方式。◇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