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擇佳偶的智慧
無論古今,人們交友也好,婚配也罷,都很看重人的德行,要選擇人品好的交往。古代婚姻主要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代婚姻主要是年輕人自己做主,然而,現代離婚率卻逐年攀升。該如何才能挑對人?
以下,跟讀者分享三個古代婚配小故事:
古代宅男 擇妻眼光高明
汝南內史王湛因為不愛說話,不喜交遊,人們誤以為他痴傻。他年輕時沒人提親,便自己提出向郝普的女兒求親。他父親王昶認為他痴傻,恰好又沒有婚配,就隨了他的心意,答應了他。
郝氏美貌賢淑,婚後生了王承(王承被譽為東晉初年第一名士),成為王家良母的典範。有人問王湛:「你是怎麼了解她的?」 王湛說:「我曾經看見她在井邊取水,舉止儀容不失常態,沒有不雅的地方,因此知道她很不錯。」事據《世說新語‧賢媛》
王湛表面看起來痴傻,實際上十分了得,在擇妻這件事上就可看出其高明之處:通過對郝氏日常行為的細緻觀察評定後才做出決定。
王湛出身世家大族,父親王昶官至司空,但郝氏打動王湛的,卻是她勞作中透出的那份從容嫻雅,這正是古人所推崇的婦女應有的美德。
人群中瞄一眼 看透女婿
王渾有個美麗賢淑的女兒,王渾的次子王濟想為妹妹尋一佳偶,但一直沒找到。有一個軍人的兒子,才能出眾,王濟想把妹妹嫁給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鍾氏。
母親說:「如果確實很有才華,可以不計較他的門第,可是要讓我見一見。」王濟便叫那個軍人的兒子跟平民百姓混在一起,讓母親在帷幕後觀察他。之後,母親對王濟說:「穿這樣衣服、長這樣相貌的人,就是你挑選的那個人嗎?」王濟答:「是的。」母親說:「他的才能出類拔萃,但看他的外貌和骨骼,一定不會長壽。不能跟他結婚。」王濟聽從了母親的話。幾年後那個軍人的兒子果然死了。(事據《世說新語‧賢媛》)
這個鍾氏可不一般,她是太傅鍾繇的曾孫女,出身名門,知書識禮,才智過人,與上一則故事中的郝氏是一對好妯娌。有人調侃鍾氏是「天下第一丈母娘」。她選女婿只要在人群中多看他一眼,就把他的家庭門第、未來壽命都看透了。還有人說:有這樣的母親是女兒的福分,能為閨女把好選婿的大門。
鍾氏懂相術,這在古代也不足為奇。相術、風水、周易、五行、八卦等古人推崇的這些東西都不是迷信,正逐步被現代科學所證實。
岳父眼光準 看中東床快婿
太傅郗鑒派人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從他家找一個女婿。王導對郗鑒的信使說:「你去東廂房,隨便你挑。」信使回去對郗鑒說:「王家子弟都很好,聽說有人到府上挑女婿,都正襟危坐,莊重拘謹。只有一個少爺在東床上露著肚皮睡覺,像沒聽說過這事一樣。」郗鑒說:「就是這個最好!」隨即派人打聽,原來是王羲之,於是將女兒嫁給了他。(事據《晉書》)
太傅郗鑒是東晉重臣,少年時師從儒學大師鄭玄,博覽經籍,以清節儒雅著名。他為愛女擇婿的故事成就了「東床快婿」這段佳話,千古流傳。
王家優秀子弟眾多,他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坦腹東床的王羲之呢?要知道,那時候王羲之還不是「書聖」啊!因為郗鑒看慣了朝堂上的趨炎附勢,他看中的是王羲之獨有的那份淡定灑脫、率性自然的特質。
史載王羲之信仰道教,崇尚自然。他一生的為人處世及其書法作品,都與道合。其書法作品,比如《快雪時晴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都是這種真性情的表露,給人以瀟灑飄逸、純淨自然的美感,人們讚美王羲之作品「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王羲之用自己的成就證明了岳父郗鑒的擇婿眼光真的很精準!
──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