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宴 展工藝之美
雲林北港「五湖四海宴」工藝展,已連續舉辦10年,集結全國各地工藝家的心血結晶,打造全國藝師展示平臺。「人這一輩子,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夠了。」這是策展人蔡享潤的人生信條,亦是他推動五湖四海宴的核心理念。
「五湖四海宴」概念發想來自北港朝天宮遶境後,民間自發舉辦「過爐宴」,擺設五牲、酒水、糕餅等108道佳餚,如今佳餚轉化成108個工藝師傑出作品,透過辦桌呈現。「工藝菜色」囊括木雕、粧佛、交趾陶、錫藝、剪黏、神偶、紙雕、彩繪、藝閣等。
五湖四海宴迄今舉辦十屆,已成為北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一手推動這個工藝師舞臺的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蔡享潤,從小在朝天宮旁長大,對媽祖文化與傳統工藝有濃厚的情感,這種熱情,使他在文化保存與傳承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今年活動邁入第11屆,將從9月14日至17日,在北港南陽國小活動中心舉行。蔡享潤表示,每年都邀請不同的工藝師來展出,不僅有年長的人間國寶或傳統工藝保存者,還有不少年輕的工藝人才,今年展覽的一大亮點就是李健竹老師的筆芯雕刻作品。
「李老師過去曾用0.5mm自動鉛筆芯刻出26個字母,還挑戰過金氏世界紀錄!」蔡享潤分享道,「除了這些創新的筆芯雕刻藝術,展覽中還有不少傳統工藝的展品,像是用傳統技法製作的人物雕像等,讓人們在展覽中能夠體驗到創新與傳統的交融。」
克服困境 共創盛事
「我們協會目前掌握全國3、4百位工藝老師的資料,都是一個個接觸、洽談後才收集到的。」蔡享潤坦言,舉辦大型活動並不容易,如何整合這些老師的力量,辦一場成功的展覽是最大的挑戰。「每次策展,我的細胞就像死過一遍,真的很累,不是隨便就能辦成。」
蔡享潤分享,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其實「人」才是關鍵,五湖四海宴真正成功是依賴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理解,「彼此間的溝通協調、如何收集老師資料、排版,還要仰賴各界熱心解囊,才有完美活動。」蔡享潤體會,「人如果沒有整合好,沒溝通好,活動就算有再多的錢、再多的物資,也無法成功。」
五湖四海宴從最初的傳統儀式,發展成今日的文化盛宴,其中的甘苦,只有蔡享潤與志工們最為清楚,再難也懷抱熱情,盼以藝術饗宴形式,讓更多民眾貼近工藝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