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舉投資成熟製程晶片 學者:產能過剩威脅全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日舉行「解析中共20屆三中全會座談會」,圖中間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中央社)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日舉行「解析中共20屆三中全會座談會」,圖中間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共三中全會18日閉幕,並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19日表示,三中全會後,中國仍面臨人口老齡化、環境保護強化、國際環境挑戰增加不確定性等三大挑戰,加上近期擴大成熟製程晶片產能,未來可能發生產能過剩,威脅全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日舉辦「解析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座談會」,劉孟俊表示,本屆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強調制度建設重要性,並提出2029年完成三中全會決定所提出的改革任務、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至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

不過劉孟俊認為,中國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速度跟GDP成長規模速度不相容,隱含人口成長速度減緩,因此整個三中全會要處理中國未來風險,例如升級創新能否吻合,如何解決人口老化,政府債務房地產風險是否會影響到長期穩定,以及國際因素、美中之間關係,地緣政治等都會影響到GDP。

他表示,這次通過的決定,提到很多要運用科技解決國內外問題,他認為外界應關注中共以「集中資源辦大事」思維,運用國有資本力量,加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例如2010年提出戰略新興生產力, 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年」, 今年提出「未來產業」,可關注新材料、新能源等。

不過劉孟俊認為,接下來中共對於如何調動市場積極性、如何因應西方圍堵壓力,以及如何降低過度投資與地方競爭問題,這些都是中共在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時所要面臨的挑戰。

劉孟俊說,本屆三中全會還提到「新型舉國體制」,特別納入民營經濟,他認為會與舊版的舉國體制「兩彈一星」(核彈、飛彈和人造衛星)不同,「新型舉國體制」納入民營經濟,即是要先做好產業標準設定,推動標準、最終走向海外。

劉孟俊分析,不同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創新,有機會生致產業化效益,就有走向海外的機會,例如電動車、獨角獸企業、阿里巴巴、騰訊等,「新型舉國體制就是要發揮民營經濟的力量」,以期縮短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

至於外界關注中國近期擴大成熟製程晶片產能,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也發布報告,估計到2025年,大陸晶片製造商的產能將增加14%,增速是其它地區的2倍以上,每月將達1,010萬片晶圓,約占全球總產能的三分之一。

劉孟俊認為,解決半導體還需要很多環節,民營經濟如果沒有推到國際市場,花再多錢靠國企也是沒用,儘管中國的曝光機的設備突破有進展,設備採購和進口成為全球少數國家中進展非常快,但在成熟製程方面,未來會發生產能過剩對全球造成威脅。

延伸閱讀
北京再禁中小學用境外教材
2024年07月18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