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共三中全會 學者:國安為重避談經濟

2024年7月18日,國策研究院上午舉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懲戒台獨新規」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針對相關議題發表意見。(記者宋碧龍/攝影)
2024年7月18日,國策研究院上午舉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懲戒台獨新規」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針對相關議題發表意見。(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共「三中全會」18日閉幕,外界關注是否會公布新的經濟政策?學者分析,中共認為國際格局不再像以前是和平發展的,中共面臨內外重大變局,因此要確保以國家安全建設為中心。本次三中全會關鍵議題只有兩項,一是路線,二是人事,外界所期待的「經濟強心針」機率可能不高。

國策院18日舉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與懲戒台獨新規」座談會,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則認為,歷次三中全會都是談到關於經濟體制改革,但這次的三中全會重視的是全面性的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的現代化,這等於是中共第一次把改革開放在國家安全的架構下進行。

人事的問題,張五岳說,目前為止雖然已經有五個中央委員看起來已經違紀了,但很多的中央委員也都還有沒處理,因此應該會趨於明朗化;且三中全會召開前後,中共中央各部委、省市委書記一把手等,也都有進行一些人事更迭。

中國經濟遠不如過去熱絡

談到中國經濟問題,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代理院長王健全表示,過去中國所謂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雖然近期出口稍微有改善,但整體上與過去的熱絡程度還是無法相比。

他表示,由於大陸前景不明,加上房地產等問題,大陸民間消費是呈現減少的狀態,而儲蓄則是在增加,投資也受到影響。而大陸的經濟金融環境與風險展望,必須要經過很大的結構改革,若無結構改革的話,未來會越來越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5%GDP是靠房地產,未來要如何填補值得關注。

談到中國經濟成長下滑的原因,王健全表示,大陸過去經濟成長是靠房地產驅動,地方政府靠投資基礎建設等讓GDP增加,但現在習近平認為「住房不炒」,所以劃下三條紅線,大陸房地產因而開始崩裂,土地也賣不掉,所以基礎建設投資起不來,GDP也就上不來。

恐面臨5至10年的結構調整

至於中國是否也會如同日本一樣,陷入失落的20年、甚至30年?王健全研判,中共掌控諸多政策工具,情況不太像日本會陷入失落30年的困境,但大陸面臨人口老化,還有美國「卡脖子」、社會缺乏凝聚力等問題,所以可能會面臨約5至10年的結構調整。

王健全研判,未來10年中國國內的經濟活力會慢慢降低,而這是中國大陸經濟弱化進口替代問題,接下來也會對台灣、韓國、東協產生更多影響。

台灣必須分散生產代工基地

王健全也提醒,若大陸經濟持續弱化,將對台灣經濟和台商造成衝擊。台灣許多傳統產業仍以大陸為主要市場,所以台灣必須分散生產代工基地的市場。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則說,三中全會依舊陷入原地打轉、迴避重點的困境中,到底是國家安全重要?還是經濟發展重要?這個老問題始終牽絆中共,致使他們的政策出現左右搖擺、前後矛盾的情況;但更奇特的是,外界一直看不到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內容,而且是史上首次,會議已進行到最後一天,都還看不到任何電視畫面。◇

延伸閱讀
三中全會開幕 分析:或起負面效應
2024年07月15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