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表態:等綠能足夠再談廢核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10日出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開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10日出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開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10日出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開幕,他回應媒體「政府是否應調整非核政策」時表示,「從能源大政策來看,對我們最不好的先拿掉,等綠能足夠了,再談廢核問題」,並強調,「現在進行廢核後多燒煤、油、氣體,這不是不對的,廢核要往後延!」

「4K極端天氣劇場」帶觀眾以搭乘太空艙視角看地球,感受地表上因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樣貌。「4K極端天氣劇場」帶觀眾以搭乘太空艙視角看地球,感受地表上因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樣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出席開幕時提到,李遠哲前院長擔任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最高顧問,自己擔任執行秘書,召集人是賴總統,希望能邀賴總統和所有委員到科博館參觀特展,讓大家更瞭解氣候議題,「氣候行動」不應變成政府的規定,以垃圾分類為例,全民養成習慣變成文化,氣候變遷也能倡議成一種文化,政府扮演搭建台灣永續生活的平台。

李遠哲接受訪問時也透露,賴總統在就任前,曾邀請他討論能源政策。李遠哲認為,台灣面積小、人口多,即便有太陽能或海洋發電,單位面積所能獲得的能源少,因此在能源發展是辛苦的。

李遠哲說,以前台灣經濟發展是從外面無止盡的引進石化燃料,溫室氣體無止盡排放,現在國際上已不可行。至於國際能源的輸入,除非台灣能改成乾淨的能源,像澳洲多陽光發展氫能電解,能把氫賣給台灣,那麼台灣能源轉型可走向氫經濟。

他說,目前台灣再生能源仍不易達到想要的目標,因此國際合作還是重要的。對於核能涉及國家安全?李遠哲認為,台灣核能發展不同於加拿大核發電廠,不能把鈾拿出來作原子彈,但是核電廠被炸會帶來災害。

「生態危機」結合鏡像投影、裸視3D互動、實體標本與模型,生動呈現極地動物生存競爭的故事與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機。「生態危機」結合鏡像投影、裸視3D互動、實體標本與模型,生動呈現極地動物生存競爭的故事與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延伸閱讀
台灣要發展AI 藍憂電力不足
2024年06月11日 | 6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