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商撤離衝擊中國經濟 也令中共尷尬

短短幾年內,台商對越南的投資已經增長了4倍,富士康、緯創、和碩和廣達都規劃擴大在越南業務。越南工廠資料圖。(Nhac NGUYEN/AFP)
短短幾年內,台商對越南的投資已經增長了4倍,富士康、緯創、和碩和廣達都規劃擴大在越南業務。越南工廠資料圖。(Nhac NGUYEN/AFP)

【記者吳畏/綜合報導】

出於和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跨國企業大致相同的原因,台灣商業界也在採取步驟,使投資、貿易和採購從中國大陸轉向東南亞和南亞地區,一些台灣投資甚至流向美國。由於中國經濟疲軟,現在面臨失去台商數十年來的投資和支持,可謂雪上加霜。不僅如此,也令中共對台灣立場更加尷尬。

跨國企業和中國脫鉤的原因大致相同。中國作為製造業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在,疫情期間的斷貨以及北京長期「清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外企對華信心。與此同時,北京最近對所謂「國家安全」的痴迷,使中共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私企更家嚴格審查。吸引力的減少和政府強制措施的增多,使跨國企業的決策天秤對中國不利。

儘管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但自2021年以來,中國在台灣貿易中的份額一直在穩步下降。在2021年,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貿易額相當於2,084億美元,約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到2023年,這一數字已下降近20%,至約1,660億美元,僅占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多。相較之下,台灣與東南亞的貿易總額從2021年的1,175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1,346億美元,一年內成長了近10%。

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也有所減少。即使包括香港在內,最近的數據顯示,這種依賴程度是自2018年以來最低,大部​​分差額都流向東南亞國家。

令北京最感到不安的是台灣投資資金的急劇轉移。自2010年以來,台灣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流入一直在下降。2023年,這一數字比上一年下降了近40%。去年的流入量相當於41.7億美元,不到2018年水平的三分之一。流入量的差額和更多資金流向東南亞,特別是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等,這些國家現在獲得台灣投資流出的約40%,於流向中國的比例。在短短幾年內,台商對越南的投資增長四倍,尤其是高科技電子領域,富士康、緯創、和碩和廣達都計劃擴大在越南業務。

福建省平潭島與台灣隔海相望,是大陸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地方。為吸引台商投資,該島直為台灣投資者提供稅收減免、補貼和居留權幫助。「台灣城」購物中心就是為了吸引台商而打造。《金融時報》6月30日報導,除了幾名遊客在拍攝裝飾著台灣傳統服飾的銹跡斑斑雕像外,購物中心基本空無一人。

去年,台灣對福建的投資同比下降80%,至僅2.2億美元,達22年來新低。貿易也受到影響。去年,福建省從台灣的進口下降10.2%,而出口下降15.6%。

與此同時,台商表示,由於生產成本上升、貿易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風險迫使他們轉向其它樞紐。「無論中國(中共)如何推銷這個經濟區……台商的接受度似乎都不高。」諾丁漢大學台灣研究項目主任李駿怡(Chun-Yi Lee)對《金融時報》說。

她補充說,企業擔心勞動力成本上升、與本地公司的競爭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台商撤離不僅衝擊中國經濟,對中共武統台灣也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福布斯刊文說,台灣在東南亞和南亞的貿易和投資增長越多,亞洲國家在台灣的利益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抵制中共的任何破壞行為。雖然這些國家一般不會採取軍事實力來制止中共一再威脅接管台灣,但更廣泛國家集團的利益使得北京對台灣的立場更加尷尬。◇

 
延伸閱讀
外商對中直接投資 連降12個月
2024年06月30日 | 5個月前
前5月地方債近13兆 近半用來還舊債
2024年06月30日 | 5個月前
中國股市上半年總市值蒸發近13兆
2024年06月29日 | 5個月前
保費太高 陸電動車主賣車
2024年06月28日 | 5個月前
中國醫科大學博士生 讀6年無學位
2024年06月27日 | 5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