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辯論會本週登場 專家:對中AI、半導體限制將延續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25日出席「科技地緣政治下的台灣」論壇。(記者侯駿霖/攝影)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25日出席「科技地緣政治下的台灣」論壇。(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美國財政部21日宣布一項新禁令,旨在限制美國個人和企業在人工智慧(AI)及晶片領域的投資,施行細則預計在8月4日後公布,有機會在年底前實施。對此,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表示,民眾普遍支持美國政府採取強硬政策,兩黨不論誰當選,對於中國AI、半導體限制的趨勢不會改變。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25日舉辦論壇,探討科技地緣政治下的台灣。針對美國近期祭出對中國AI、半導體的禁令,楊光磊說,儘管美國兩黨在內政上有不同意見,但談到外交政策,美國兩黨炮口一致對外,一個偏向商業模式、一個偏向政治手段,來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未來中國晶片變成將由內需推動,但發展生態圈需要一段很長時間。

媒體問及,中國國台辦宣布嚴懲台獨分子規定,最嚴重可判死刑,對於升高地緣政治風險的疑慮,台商該如何因應?楊光磊認為,在美國法規條件下,賣給中國晶片是較低端、不受限制的產品,要了解美國掌握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台灣應該跟緊國際趨勢變化。

近期傳出輝達(NVIDIA)成為美國反壟斷調查對象,可能影響台灣供應鏈,楊光磊表示,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在歐盟就有反壟斷問題遭到罰款,要注意各國手中《反壟斷法》永遠是一項武器,台灣要與人為善,讓大家知道是可以信任的供應鏈夥伴,降低這項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

台積電優勢
可維持到2032年之前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目前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至少能維持8~10年,也就是台灣在地緣政治風險下,可以保持領先地位到2032年之前、沒有懸念。

楊瑞臨說,關鍵是台灣未來10年半導體布局,在經濟策略之外,還沒有很好的研發策略規劃,明年全球將是2奈米技術的時代,但各國已經在推展下世代半導體,儘管走入埃米,台灣仍應是領頭羊,但中國走向自主研發後一直布局「彎道超車」機會,台灣目光應放在下一個10、20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台灣的民族性格擅長做事,但創新與論述不是強項,受地緣政治影響,通常全球分工會受到「論述先行」的影響,例如國際傳出集中台灣生產會有較高風險,受制於此,會讓台灣產業難以發揮。

曹世綸認為,台灣應該從政府、智庫、產業分進合擊,第一時間回應國際說法,全球產業走向分工是必然,台灣會持續扮演值得信賴的供應鏈角色,當然如何增加台灣影響力,也是國際產業重組的重要一環,也可以表明,台灣參與美國、日本、歐洲都有投資等正面貢獻。

曹世綸說,國際布局需要大戰略,政府應以台灣主體性思考競合策略,否則會非常被動,導致製造業大規模遷移或搬動,當然發展半導體,也要考量合作對象,應審慎布局。

台灣應重新檢視合作對象
保持核心優勢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國內提到「台灣+1」,其實台灣不是受惠者,這是國外希望減少地緣政治風險,希望有台灣以外的供應鏈,但台廠若無盡付出,將逐漸喪失自身核心優勢,包括技術與人才。

徐遵慈說,台灣應重新檢視合作對象,目前歐美先進國家皆提出產業政策吸引台積電等大廠投資,新南向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也有半導體,甚至越南現在都談半導體戰略,哪些國家水電、綠電、交通、智慧財產保護能做得好、可以合作,這需要有國家及政策和戰略指導。

徐遵慈指出,韓國對美國大量投資,但認為全部資金跑到美國會不利自身發展,因此計畫在本土大規模設廠,台灣也有缺乏工程師的問題,如果跟進國外設廠腳步,在國內培養東南亞等新興人才支應,是否會有段差,若各國未來加碼希望獲得台灣研發能量,要如何因應,將是下一步政府要面對的挑戰。◇

延伸閱讀
常州初中考卷 被「華為」置入
2024年06月25日 | 7個月前
美人口販運報告 關注中共活摘罪行
2024年06月25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