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目標2026年達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建築
內政部20日在部務會報後舉行記者會,由政次董建宏說明國家公園署及建築研究所淨零轉型推動情形,董建宏表示,建築研究所已完成建築部門淨零碳排放路徑研究及制訂相關措施,特別是新建建築物部分,公有目標於2026年可全面達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建築;民間新建物,將儘速修訂法規實施。
董建宏表示,將由公有社宅帶頭進行,所有社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國家住都中心興建的社宅,已提前自去年起率先全面導入能效1級以上的規劃設計;地方興建社宅,預定自明年7月1日起達能效1級以上。
董建宏補充,建築研究所分析至今年底,未來12萬戶社宅完工後每年可減碳約4.74萬噸;至2032年底,未來社宅興建完成累計可達25萬戶,每年可減碳約11.23萬噸。
董建宏指出,為落實2050淨零建築,內政部訂定三階段目標,分別為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物達成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2040年50%既有建築物更新為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2050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董建宏說,自去年7月1日起,公有辦公、服務類的新建建築需申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另自今年7月1日起公有公共集會、商業、休閒文教類建築實施能效制度,並逐年擴大適用對象,公有新建建築物預計可提前至2026年全面達標。目前建築能效申請評定的件數已達63件,共計完成認可36件,其中有19件取得近零碳建築能效標示。
此外,國家公園署也報告「淨零轉型」規劃,董建宏表示,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岸是臺灣最關鍵的自然碳匯吸存區域,根據試算,國家公園森林碳匯溫室氣體移除量約205萬137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臺林業部門移除量的百分比9.39%。
關於強化增匯部分,董建宏表示,國家公園署將主動盤點現有外來種入侵、劣化棲地、廢耕地、沙洲等區位造林,目前估計造林成木後碳移除量每年可達約1981.3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至於濕地碳匯,董建宏指出,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前提,適地推動生態碳減量基地,初步以50公頃布袋鹽田做為碳匯實驗場域,估計濕地碳移除量每年達1500至35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