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東(6)太宗懷鷂 桓典乘驄

明朝張居正編撰之《帝鑒圖說》。(公有領域)
明朝張居正編撰之《帝鑒圖說》。(公有領域)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清蒙學教材《龍文鞭影》全書用四言韻語寫成,四字一句,兩句相對,每句一故事。閱讀本書內容,藉由古人智慧,來認識傳統文化,是陶冶品性、形塑人格與增廣知識的教材。

【原文】

太宗懷鷂,桓典乘驄。

ㄊㄞˋ ㄗㄨㄥ ㄏㄨㄞˊ ㄧㄠˋ,ㄏㄨㄢˊ ㄉㄧㄢˇ ㄔㄥˊ ㄘㄨㄥ。

【註釋】

(1)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為唐高祖次子。四歲時,有位書生見了他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男子將要年滿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認為李世民年紀雖小,但已具有龍鳳的相貌姿態,天日的外表風範,成年後必能救助世人,安定人民生活。高祖派人追回書生,但已來不及了,後採用書生所言,取名世民。
(2)鷂:鷂鷹,似鷹而較小,灰色羽毛,腹部白色帶赤,捕食小鳥,能快速飛行。
(3)桓典:東漢桓典,字公雅,桓榮之孫。漢靈帝時擔任侍御史。
(4)驄:青白相雜的馬。

【語譯】

唐太宗懷中藏鷂鷹,自知理虧,桓典騎乘驄馬外出,權貴躲避。

【人物故事】

《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曾得到一隻很好的鷂鷹,放在手臂上玩,望見宰相魏徵來了,就把鷂鷹藏在懷中。魏徵向太宗稟報國事,說了很久都不停,鷂鷹竟悶死在懷中。

《後漢書》記載,東漢桓典被舉薦至朝廷,在推薦的人選中名列前茅,被任命為侍御史。當時宦官專權,但桓典執法公正,無所顧忌。他常騎著驄馬而行,洛陽京城人人敬畏,互相告誡說:「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後以「驄馬使」 「乘驄」指御史。

魏徵善於進諫,唐太宗知人善任,曾把魏徵比喻為鏡子,能隨時勸誡太宗的缺失。為了讓太宗不因愛鷂而玩物喪志,耽誤國家大事,魏徵在太宗玩鷂時啟奏國事,使太宗明白了自己的缺失。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虛心接納諫言,締造了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史稱「貞觀之治」。桓典處事剛直,不畏強權,令不法官員非常害怕,為後世樹立了秉公執法的典範。

──轉自「正見網」

《龍文鞭影》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空拍達人nina 吉貝嶼的探險日記
2024年07月02日 | 6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