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青年返鄉 部落紅藜熟了

黎俊麟、余高菁夫妻與孩子回到初來部落創業。(余高菁提供)
黎俊麟、余高菁夫妻與孩子回到初來部落創業。(余高菁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2016年,臺東海端鄉布農族初來部落青年余高菁決定返鄉傳承長輩種植的布農族作物。余高菁家裡種紅藜和小米,她說,媽媽年紀大了,因此決定從臺中回部落,在武陵綠色隧道2626市集,賣一些家裡的作物。

海端鄉初來部落風景如畫。(余高菁提供)海端鄉初來部落風景如畫。(余高菁提供)

初來橋田野風光。(余高菁提供)初來橋田野風光。(余高菁提供)

余高菁與先生在8年前回到娘家,眼前是一片青綠的山影和初來橋下的田野。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種植著臺東雜糧三寶:小米、紅藜和樹豆。這些作物,不僅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食物,更是千百年來布農族傳統的延續。

初來部落農作豐饒,圖為小米田。(余高菁提供)初來部落農作豐饒,圖為小米田。(余高菁提供)

「我從臺中回來後,發現部落的腳步很慢。8年來,從陌生到熟悉,一開始只有基本銷售,然後包裝、行銷宣傳,並與部落做契作結合,才一步步穩定下來」,現在自有品牌稻米和紅藜、小米都有不錯銷量。

布農青年種植臺東雜糧三寶:小米、紅藜和樹豆。(余高菁提供)布農青年種植臺東雜糧三寶:小米、紅藜和樹豆。(余高菁提供)

部落契作的小米田。(余高菁提供)部落契作的小米田。(余高菁提供)

剛創業,疫情和地震接踵而至

部落媽媽在田裏補秧苗。(余高菁提供)部落媽媽在田裏補秧苗。(余高菁提供)

如何堅持下來呢?余高菁表示,「當時臺東縣政府提供一些補助方案,比如真空機包裝補助,還有原民會線上電商平臺的行銷協助。疫情期間,每2個月至少跑一次臺北希望廣場,雖然一開始展售很尷尬,但促使我們迅速成長,應對客戶不同需求和問題,也逐漸的適應。」

創業過程也遇到挫折,余高菁舉例,「紅藜有時會有黑點,影響外觀,但這是紅藜的一部分,很難完全去除。小米的鳥害也帶來挑戰,但我們找到方法,與稻米收成同步,減少損失。後來,我們購買了色選機,解決了人工挑選的困難,提高了效率和產品品質。」

初來部落農作豐饒,因為有中央山脈關山圳水源灌溉。(余高菁提供)初來部落農作豐饒,因為有中央山脈關山圳水源灌溉。(余高菁提供)

傳統記憶中的味道

小米收成的工序繁複。(余高菁提供)小米收成的工序繁複。(余高菁提供)

臺東雜糧三寶:樹豆。(余高菁提供)臺東雜糧三寶:樹豆。(余高菁提供)

臺東雜糧三寶:紅藜麥。(余高菁提供)臺東雜糧三寶:紅藜麥。(余高菁提供)

余高菁選擇自種自銷,與部落的叔伯阿姨們一起合作,希望提升部落的經濟產能,成就共好心意。雖然去年小犬颱風和今年的花蓮大地震,對東臺灣的觀光衝擊巨大,但「我們布農族人天性樂觀,會正向面對困境。」余高菁說。

鹿角蕨上板體驗活動。(余高菁提供)鹿角蕨上板體驗活動。(余高菁提供)

臺東雜糧三寶:小米。(余高菁提供)臺東雜糧三寶:小米。(余高菁提供)

余高菁提到,「紅藜、小米、樹豆目前我們都是採用友善耕種。我們產品品質穩定後,就減少去北部展售,開發更多的線上平臺銷售與店家寄賣,因為小孩年紀還小,需要更多時間照顧與陪伴。」

台東雜糧三寶:小米、紅藜和樹豆。(余高菁提供)台東雜糧三寶:小米、紅藜和樹豆。(余高菁提供)

余高菁夫妻的故事,展現了對布農族傳統作物的珍惜與熱愛,透過他們的堅持與努力,讓這些作物在部落的土地上繼續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攝影家葉書宏 談蘭嶼潛水拍照
2024年06月03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