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陷阱多 等著孩子掉進去?

精神科醫師提醒,盡早做網路安全教育,家長也不能輕忽,部分帶有惡意的網路影音提供者,會在兒童卡通中安排暴力、血腥、色情的內容,並連結到其他惡意影片。(123RF)
精神科醫師提醒,盡早做網路安全教育,家長也不能輕忽,部分帶有惡意的網路影音提供者,會在兒童卡通中安排暴力、血腥、色情的內容,並連結到其他惡意影片。(123RF)

文/記者徐翠玲

網際網路的便利性,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然而,其無遠弗屆與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網路詐騙防治成為現代社會重大的議題。尤其對涉世未深、警覺性不足的未成年人。精神科醫師提醒,盡早做網路安全教育,預防勝於事後補救,故不是只評估、判斷網路影片內容,包含隱私界線怎麼保護也非常重要。

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即使是最簡單的網路卡通影片,家長也不能輕忽,部分帶有惡意的網路影音提供者,會在兒童卡通中安排暴力、血腥、色情的內容,並連結到其他惡意影片。也許這類影片開頭時看不出多大的危害,後續連結的內容卻很有問題。因此,家長應不定期檢視、過濾孩子觀看內容,教導正確價值觀,並勇於檢舉不當影音。

父母幫忙「設結界」

賴柔吟表示,如今,社群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交際溝通管道,孩子難免會在其感興趣領域的聊天室、社團、群組等,與素未謀面的其他用戶產生互動,此時,父母除了替孩子把關設立結界與標準外,更要教導孩子對於網路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的重要性。

/ 藍鯨挑戰 / 惡意社群套路

舉例來說,藍鯨挑戰(blue whale challenge)這類型惡意社群團體,透過網路社群,如:臉書、IG、推特、抖音等,邀請他們參與各類項任務的挑戰。為防止參與者臨時反悔,遊戲一開始會要求他們交出個人資料,例如:真實姓名、家中住址、裸照等,一旦參加者心生畏懼,將受到威脅如果不繼續玩下去,就會在網路上公布他們的資料。受害者別無選擇之下,就可能依照任務進行下去,直到最後的任務——自殺。

憂鬱情緒模仿危險行為

研究顯示,沉迷網路的孩子,大約一半有憂鬱情緒困擾,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處理。他們可能透過線上遊戲,消遣排解情緒,或透過社群媒體,模仿網路上其他人的方法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狀況,現實生活中,周遭的人沒有辦法給予幫助時,孩子可能就會透過網路自行尋找資訊,但網路資訊並非總是正確。在虛擬的世界中,互動的對象也並非總是心存善意,因此不時會發生孩子模仿網路上其他人以自傷的方法處理自己的情緒。

賴柔吟指出,當孩子開始不對勁,情緒、人際或學業等各方面有狀況時,家裡盡早發現或學校幫忙發現,可以讓孩子適應的更好、更順利。如果需要就醫或評估時,盡早尋求專業協助,避免孩子到網路上尋找不適當的方法自己處理。

限制兒少用社媒恐徒勞無功? 

社群媒體如短影音平臺,除了造成模仿風潮,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學系兼任講師黃文珊說,它也是青少年避開成人監視的平臺。

青少年成長到青春期,女孩大概在國小五、六年級,男生到國中,就會想辦法到父母管不到、不知道、無法觸及的空間。社群平臺平剛好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如早期的Snap、IG、臉書,現在則是TikTok、小紅書。

對於美國佛州限制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臺灣是否跟進?黃文珊說,像臉書也有規定,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看,臉書規定必須年滿14歲以上才可以申請臉書帳號,但是臉書從來沒有確認、查核。YouTube也是一樣,都是虛設的。

法令只能治理表面而已,然而,人性不是用法來治理的,要用道德。

她表示,任何由上而下的法規管制恐怕徒勞無功。「遠離爸媽」是青少年世代常見的文化特性,青少年會去尋找爸媽無法觸及的空間,作為逃離管控的天堂。這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而非本地的跨國社群平臺企業,政府介入管制不僅難有著力點,也容易引起管制上的爭論。

賴柔吟說,很多家長不見得有辦法限制孩子使用社群媒體,他們自己也會開權限給孩子,或者孩子會想辦法繞過限制,也就是規則背後總是會有一些漏洞,孩子會繞過那些規則。臺灣有類似「灰姑娘條款」(限制未成年人網遊時間)立法提議,但是沒有做。她覺得社群媒體已經是需要關注的狀況,而且後續衍生的問題不少。◇

延伸閱讀
試試不打小孩 台東籲正向教養溝通
2024年04月30日 | 6個月前
青少年如何面對人生? 文學幫大忙
2024年03月21日 | 8個月前
小孩懶洋洋 竟然是缺鐵?
2024年02月23日 | 9個月前
色情氾濫 詹森夫人寫書提醒兒童
2024年04月15日 | 7個月前
創造育兒友善社會 四立委提八方針
2024年04月01日 | 7個月前
立委籲政院成立兒童托育委員會
2024年03月20日 | 8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