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中的砂卡礑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文/記者廖儷芬

2024年4月3日,在芮氏規模7.2的強震襲擊下,位於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砂卡礑(Sgadan)步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山崖崩塌、樹木傾倒、巨石坍落,原本通往神祕谷的蒼翠山林,一夜之間化為灰燼。

紅色的砂卡礑橋,長94m,接於隧道出口,跨於砂卡礑溪上。(黃榮群提供)紅色的砂卡礑橋,長94m,接於隧道出口,跨於砂卡礑溪上。(黃榮群提供)

紅色的砂卡礑橋,長94m,接於隧道出口,跨於砂卡礑溪上。(黃榮群提供)紅色的砂卡礑橋,長94m,接於隧道出口,跨於砂卡礑溪上。(黃榮群提供)

屏東縣攝影協會常務理事黃榮群回憶起,2018年遊歷砂卡礑步道時,拍下的那些照片。那些畫面,曾經是生動的紀錄,如今卻成了珍貴的遺憾。然而,即使逝去,那段記憶依舊深深扎根在每一位走過步道的人們心中。

花蓮大地震前,砂卡礑溪水美景。(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花蓮大地震前,砂卡礑溪水美景。(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

壯麗的天然畫布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砂卡礑步道原只開放遊客步行至五間屋後折返,經修復後,從入口可以直行至終點「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往返全程約需4~6小時。步道沿著砂卡礑溪岸而建,溪流長達16公里,在這段流路中,形成了壯麗的峽谷景觀。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砂卡噹最大特色,就是在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兩岸矗立的美麗岩石褶皺,綠意盎然的森林環繞其旁,沿途更可見多個原住民聚落遺跡,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壯麗景觀。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豐富的歷史人文

砂卡礑步道不僅自然景觀迷人,更有悠久的歷史人文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砂卡礑(Sgadan)其名稱,源自於太魯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挖掘出臼齒,為留下祖先的歷史痕跡,故將此地稱作砂卡礑,意即太魯閣族語中「臼齒」之意。

蜿蜒奇偉的峽谷景色。(攝影/Sammi)蜿蜒奇偉的峽谷景色。(攝影/Sammi)

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受到地震破壞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攝影/Sammi)

而砂卡礑步道源自1940年日治時期,最初是為了發展立霧溪水力發電廠而設立,原名「神祕谷步道」。而後太魯閣國家公園將其改建為景觀步道,並加強了沿途的安全設施和觀景平臺。2001年改名為砂卡礑,因該地原為太魯閣族人的生活空間,此處步道標示解說牌,特別都加上太魯閣族語,介紹砂卡礑溪谷的歷史故事和地質特徵,更添人文之美。

岩壁上彎曲的紋路,見證大自然造山運動的鬼斧神工。(攝影/楊子樊)岩壁上彎曲的紋路,見證大自然造山運動的鬼斧神工。(攝影/楊子樊)

多樣的生態環境

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地形屬陰溼的河谷,但植物生態呈現乾溼兩型。坡度較緩的地區,高大的林木層次豐富;而在坡度較陡的地方,則是低矮的岩生植物主導,如:臺灣蘆竹和沿階草。

砂卡噹的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楊子樊)砂卡噹的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楊子樊)

砂卡噹的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楊子樊)砂卡噹的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楊子樊)

黃榮群提到,沿著步道走,能看見這片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水,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棲息環境,使得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命力。溪水裡有魚、蝦、蟹、水生昆蟲和蛙類。運氣好的話,溪床上還可見到鉛色水鶇、紫嘯鶇、河烏等鳥類,在水邊覓食。山林間除了昆蟲、蝴蝶、蛇類、山鳥等生物,臺灣獼猴也很常見。

岩壁上彎曲的紋路,見證大自然造山運動的鬼斧神工。(攝影/楊子樊)岩壁上彎曲的紋路,見證大自然造山運動的鬼斧神工。(攝影/楊子樊)

藝術家蔡爾平盛讚:「山魂如詩,水魄似畫。」

砂卡噹最大特色,就是在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王文斌)砂卡噹最大特色,就是在石鑿步道中,欣賞沿途河床上巨大的大理石與片麻岩,交織在藍綠清透的水色中。(攝影/王文斌)

美得令人屏息的砂卡噹,卻在這次天災中,受到重創。

有旅客回憶地震當天的情景:「左邊的山開始崩下來,右邊的山也崩下來,灰塵持續三個多小時,才慢慢緩下來。」

2024年4月3日,花蓮在7.2強震襲擊下,山崖崩塌。(唐昭龍提供)2024年4月3日,花蓮在7.2強震襲擊下,山崖崩塌。(唐昭龍提供)

原本安排當天上午8時,前往天祥白楊步道的旅美藝術家蔡爾平與來自雲林北港、臺北南港的恩慈之友會成員們,意外逃過一劫,最後在飛鷹直升機和特種搜救隊的協助下,全數平安脫困。

回憶起驚險時刻,會員之一的鄒麟牧師提到:「上午7時58分,發生強烈有感地震,接著地面劇烈搖晃,周邊山頭崩落、土石煙塵飛揚。幸運的是,我們沒有提早出發,否則在步道內發生地震,到處都是巨大落石,後果不堪設想。」

五間屋是砂卡礑步道的中繼站,販售小吃與飲料。地震後,搜救人員冒險挺進此地救人。(攝影/王文斌)五間屋是砂卡礑步道的中繼站,販售小吃與飲料。地震後,搜救人員冒險挺進此地救人。(攝影/王文斌)

旅美藝術家蔡爾平充滿感恩的表示:「鄉親同心協力共體天災地變,愛鄉戀土,敬天惜地,患難見真情,相互照護關懷,有緣同聚異國人土,各方陌生遊客,也互相鼓勵分享資訊和資源,敬佩感恩救難團隊和政府單位,包括民間組織,像一大家庭,看到人性光輝,社會文化的品質,是生命共同體。天佑臺灣。」

蔡爾平在離開天祥前,走上稚暉橋拍下地震後的景色表示:「在稚暉橋下,大沙溪與立霧溪匯集成立霧溪中段。旁邊是通往祥德寺的普渡橋,沿著祥德寺步道行走,可見到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七層高的天峰塔,以及地藏菩薩像和宏偉的大雄寶殿。這裡的天祥景色美不勝收,遠山深翠、霧煙繚繞,山魂如詩,水魄似畫,令人嘆為觀止。」

花蓮大地震後,沿祥德寺步道行走,稚暉橋下景觀,可見遠方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唐昭龍提供)花蓮大地震後,沿祥德寺步道行走,稚暉橋下景觀,可見遠方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唐昭龍提供)

堅韌的生命

現在,砂卡礑溪水依舊靜靜的流淌,彷彿在述說著生命的循環。山崩後的步道,雖然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希望它盡快透露新生命的氣息。茂密的樹林再重新生長回來,溪水依舊清澈,生態環境可以逐漸恢復。

山壁上的褶皺,以及溪水沖刷形成的岩石,猶如抽象的壁畫。(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山壁上的褶皺,以及溪水沖刷形成的岩石,猶如抽象的壁畫。(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

砂卡礑步道,不僅僅是一條路,更是許多海內外旅客的美麗記憶。在災難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堅韌。期盼砂卡礑步道能夠重生,繼續綻放它的美麗。

延伸閱讀
振興花蓮觀光 中央祭補助
2024年04月18日 | 1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