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來?這個錯最不該犯!(下)

避免肥胖上身,現在就開始告別過度進食的恐怖行為。(123RF)
避免肥胖上身,現在就開始告別過度進食的恐怖行為。(123RF)

文/蕭慎行(康璽胰島素研究中心院長)

編按:肥胖不只是慢性病,還很要命!減重之路充滿阻礙、曲折且漫長,只要用對方法,持之以恆,就能夠直達問題核心,找回身心的輕盈與健康。為何人們容易減肥失敗?本文作者直指核心,點出最關鍵的原因。

(續上週)瘦不下來?這個錯最不該犯!(上)

你一定聽過菸癮,抽菸讓人感到快樂,你也一定聽過酒癮,喝酒讓人產生愉悅感,那麼食癮呢?顧名思義就是吃東西會令人開心、滿足!

如果血中胰島素過高就會讓身體產生「食癮效應」,「食癮」就如同裹著糖衣的毒藥,誘使人們拚命享受美食,不僅讓食量變大,各種「吃到飽」、美式速食、手搖飲也會成為人們的最愛,除了三餐,還有下午茶、宵夜,以及一大堆零食、手搖飲等,而且偏好高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對健康飲食興趣缺缺。同時,飲食口味會越來越重,根本吃不出食物的原味!

食癮效應會讓人「過度進食」(Overeating),攝取過多的熱量,胰島素還會配合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吃進來的多餘熱量加速變成脂肪儲存」,結局當然就是「肥胖」!

「胖」從口入,現代人的慢性飢餓

為何會產生可怕的「食癮效應」?2002年5月,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學部的羅德維格(David S. Ludwig, MD,PhD)博士,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升糖指數:有關肥胖、糖尿病和腦心血管疾病的生理機轉(中文暫譯)」,整合了121篇研究成果,寫成一篇回顧性論文。

該研究成果指出,攝取高升糖指數飲食(精緻澱粉、甜食、含糖飲料)後,導致飯後血糖瞬間飆升,逼迫胰臟大量分泌胰島素來因應,長期攝取高升糖指數飲食導致「血中胰島素過高」。

由於血中胰島素過高,加上胰島素調控血糖並不理想,導致飯後的2~4小時後血糖快速下降,甚至降到比空腹血糖還低,形成所謂的「低血糖效應」,令身體引發強烈的飢餓感。

血糖一旦過低,大腦會立即發出求救訊號,彷彿告訴你:「現在應該馬上進食!」這種強烈的飢餓感,會持續到下次進食為止,形成所謂「慢性飢餓」(Chronic hungry)。

慢性飢餓現象約在進食後的2~3小時引發高漲的食慾,這也是下午茶、宵夜、吃到飽餐廳大行其道的主因,導致現代人「普遍過量進食」成了通病。

更糟糕的是,低血糖讓人形成「糖癮」,這類食物(甜食、含糖飲料)再度升高血中胰島素,加劇慢性飢餓的情況,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儼然搭上糖尿病的特快車。這種現象尤其在肥胖者身上更為明顯(肥胖以後,血中胰島素更高)。

羅德維格博士的結論是,現代人每日攝取大量的精緻澱粉(高升糖指數),導致血中胰島素升高,血中胰島素過高會讓身體更容易囤積脂肪。

「高胰島素風暴」三階段

就我的研究觀察,若是脂肪儲存於皮下,即為「皮下脂肪組織」(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囤積於內臟,即為「內臟脂肪組織」(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前者令人外觀上變成大胖子,後者形成頑強隆起的小腹,年輕肥胖較屬前者,中年肥胖通常兩者兼具。

這篇論文也清楚指出,由於現代人大量攝取高升糖指數飲食導致血中胰島素普遍過高,隨著影響時間的拉長,最後會一路引發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腦心血管疾病等重大健康議題,完全符合我在本書提出的「高胰島素風暴」三階段理論――年輕肥胖階段、中年肥胖階段(代謝症候群),以及慢性病階段。

血中胰島素過高,會讓人拚命吃、不想動,而且只長脂肪、不長肌肉。如同前面所提到,胰島素是「人體的肥胖總司令」,這個掌控肥胖關鍵的指揮者,若是接收失誤、下達錯誤指令,身體就要跟著遭殃了。

胰島素失序造成肥胖的四大關鍵

◎ 關鍵一:引發「食癮效應」

「小心!慢性飢餓效應在作祟!」過高的胰島素,將啟動「慢性飢餓」與「糖癮」,慢性飢餓讓人食量變大,整天都處在飢餓狀態,除了三餐,還要喝下午茶、吃宵夜,外加一大堆零食,以致過度進食而攝取過多熱量。「糖癮」則讓人傾向喜愛甜食、飲料,現在年輕人每天要喝好幾杯手搖飲,攝取過多的糖分又會讓胰島素更高,形成惡性循環。

「食癮效應」會讓人過度進食,導致肥胖成為甩不掉的惡夢。(123RF)「食癮效應」會讓人過度進食,導致肥胖成為甩不掉的惡夢。(123RF)

◎ 關鍵二:加速脂肪合成

過高的胰島素會「活化」脂肪合成的每一步生化反應,把攝取進來多餘的熱量迅速轉成脂肪儲存,讓體重直線上升。另外,身體脂肪合成加速需要材料,趨使身體傾向喜好攝取高油脂食物,例如牛排、蹄膀、油炸食物、起司等。

◎ 關鍵三:抑制脂肪分解

過高的胰島素會「抑制」脂肪分解的每一步生化反應,不讓脂肪轉成熱量。此舉不僅讓身體脂肪「只進、不出」,大大增加減肥難度,而且讓人完全「不想動」(無法利用脂肪燃燒產生的能量)!現在許多年輕人已經連下樓去買個晚餐都懶,乾脆叫foodpanda 或Uber Eats 送上門來。

◎ 關鍵四:減少生長激素分泌量

過高的血中胰島素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導致身體只長脂肪、不長肌肉,身體的肌肉組織減少,會直接降低基礎代謝率,讓減肥更困難,最後完全陷入肥胖的泥淖,進退失據,動彈不得。這些胰島素失調所形成的效應總合──「食癮」、「慢性飢餓」、「糖癮」、「加速脂肪合成」、「減少製造肌肉」,就是讓身體變成如假包換的「肥胖體質」,罹患糖胖症、糖尿病也只是遲早的事!

「斷捨離」告別過度進食 

至此,讀者應該可以更為切身了解到,為何減肥口號「少吃,多運動」幾乎成為一句空話,因為根本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甚至連醫療人員都無法對抗肥胖。

有人說,我們身上80%的脂肪是食癮造就,20%的肥肉則是因為「害怕浪費」,而吃下過多不必要的食物,不良和錯誤的飲食觀念,都在戕害我們的健康。除了避免肥胖效應上身,現在就要開始胰島素5.0健康管理計畫,適時「斷捨離」,告別過度進食的恐怖行為,飲食是一種生活享受,需要細細品味,才能療癒你我身心靈。(全文完)

——本文摘自《搶救糖尿病:糖尿病整合療法的療癒實錄》,(博思智庫提供)。◇

延伸閱讀
瘦不下來?這個錯最不該犯!(上)
2024年01月30日 | 10個月前
渴望甜食? 可能胰島素阻抗作祟
2024年01月30日 | 10個月前
胃寒疾病多!4情況別喝冰水
2023年07月25日 | 1年前
認識兒童肥胖症
2023年06月1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