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死穴殺傷力(下)
(續上週)【醫案】死穴殺傷力(上)
一位53歲的女士,風姿綽約,舉止嫻雅,山眉水眼,談吐如流。她被頸項痠緊,失眠,腰痠背痛所苦。初診病歷職業欄上,她填寫家管。看了看她的手,我推測女士應該是,類似經理或執行長的職位。病痛與職業有關,同樣的病灶,背後的起因不同,治法也不同。
我連問女士3次:「妳的職業是什麼?」她連答3次,都是家庭主婦。我說:「小姐,妳對醫生不信任,說謊,叫我怎麼幫妳治病,妳一定不是家管,妳很少做家事。」女士才承認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擔任經理職務。她的死穴名:戒備森嚴。
※ ※ ※
一位46歲男士,因車禍事故,互相提告。經過半年,庭外和解,達成協議,對方需理賠14萬,但遲遲未付。這位男士氣得要命,茶飯不思,夜不得眠。
我安慰他:「對方欠你的14萬,絕對跑不掉。這輩子沒還,下輩子也會還,老天都記著帳。但你因此事,你的恨,所造成的精神折磨和健康,損傷超過一千萬。他有還你錢,你就賺到錢。他沒還你錢,可能家境有困難,你就賺到功德。放過他,也等於放過你自己。」男士聽後不苟同,一怒之下,不再來診。他的死穴名:憤不顧身。
※ ※ ※
一位36歲女士,臉色蒼白,全身倦怠乏力,已一歲半的小孩,還不肯斷奶,媽媽使用各種方法,有時在乳頭上塗黃連粉,想讓孩子斷奶,可是只要小孩一哭,就破功。媽媽來診,想要針灸吃藥退奶,我告訴媽媽,一歲的小孩可以溝通了,要和小孩講道理,動之以情。
不論小孩哭得多淒慘,都不要再餵母乳,堅持幾次會過去的。可是,小孩一哭就2小時,眼巴巴的,做媽媽的心軟,又投降了。女士已再懷孕,我慎重的警告,再這樣下去,有3個人會受害:小孩的人格,母親的健康,胎兒的成長。她的死穴名:望眼欲穿。
※ ※ ※
一位71歲老媽,得肺癌,經過手術後,已面色慘白,身體虛弱,神光黯淡,全身無力。醫生說要接著做化療。老媽來診,哭喪著臉,說她不想做化療,不想在化療的痛苦中往生,她很想活。
老媽知道自己現在太虛弱了,做化療會喪命。可是兒子堅持,要叫老媽一定要做化療,用罵的,用吼的,尖酸刻薄的轟炸。老媽怕兒子,已怕到一整個禮拜,無法入眠,在兒子和化療中痛苦煎熬掙扎。她的死穴名:不敢做自己。
※ ※ ※
一位56歲男士,得糖尿病30年,找過很多醫生治療,療效不彰。有一次,他說他正在斷食。我勸他,像他糖化血色素值高達13,不適合斷食,他馬上反駁斥責:「我研究糖尿病飲食,比妳透徹,不必說那些論點。」
當他要發表高論時,不許我插嘴打斷。即使其他病人候診已許久,我示意他暫停,他毫不理會,直到他把話說完,才肯罷休。不論我建議或糾正他不恰當的想法,他的尚方寶劍「我比你懂得多」,立刻揮劍斬過來。他的死穴名:夜郎自大。
※ ※ ※
一位69歲男士,患肝硬化,有4位死黨,結拜成兄弟。有一次,和其中一位兄弟口角後,從此懷恨那位兄弟。當此兄弟往生時,男士按禮俗,去捻香送終,但卻對往生者說:「我還是無法原諒你。」
他自己已由肝硬化演成肝癌,只剩3個月生命,他還是對我說,他死也不會原諒那位兄弟。他的死穴名:至死不渝。
※ ※ ※
一位45歲男士,患胃病,幾年來,看了很多醫生,都看不好。他說他不吃豬肉,我問他:「你是回教徒嗎?」他說不是,是因為有一次飯後,量血糖值105,並不高,但他怕得糖尿病,從此不再吃豬肉,而他並沒有糖尿病。
豬的組織細胞和人很接近,常被利用作為組織療法。當天晚上,他只吃飯和豬肉,他沒懷疑是飯吃太多,卻質疑是吃豬肉。
他說我開的藥中,有一味茯苓藥,會傷他的脾臟。茯苓本是健脾藥,那個處方中有20味藥,處方講配伍,有君臣佐使之意。難怪他的病不會好,他的死穴名:故步自封。
※ ※ ※
一對夫妻,皆任公職。妻精明能幹,夫老實巴交,跟小姐講話就臉紅。妻每日盤查夫之行蹤、電話、手機。搜查先生所穿衣服,所帶皮包、公事包。有一天,先生因膝蓋痛來診,次日即接到老婆電話,如法官嚴厲問審,鉅細靡遺。實在不敢領教!先生複診時,我告知上情。請他多關心老婆,否則妒火漫天燃燒,會燒到她自己,成妒乳,易乳癌。
當夫妻結婚20週年紀念日,醫生送來禮物:老婆得乳癌。她的死穴名:自心生魔。
※ ※ ※
一位56歲男士,擔任機械設計師,眼力長年使用過度。有一天,右眼內出血,視物模糊,臉色蒼白,工作照做。每次來診,都千斤眉苦瓜臉,拖著疲憊的腳步,滿臉倦容。我問他眼睛已受傷,怎不休息養病?他回答,老婆很兇,不做就罵得狗血噴頭,常芝麻小事引發河東獅吼,水漫金山,為了家忍了二十幾年。
眼睛手術前,身體檢查。手術後,檢查結果是,肝長惡性腫瘤8公分,已轉移到淋巴,無法開刀,直接做化療。夫妻倆來找我幫忙,眼睛還蒙著紗布的設計師,說完病情,竟哈哈大笑,好像他終於可以解脫了。而老婆第一次,語氣溫和,沒有臭臉,請醫生幫忙渡過難關。老婆的死穴名:不見棺材不掉淚。
人生自古誰無死?踏破生死關何在?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死穴,甚至有好幾個死穴,死中還活,活中還死,自相殘鬥過一生!(全文完)
——選自《九九歸真──上善若水》,(博大出版http://broadpress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