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皆願增教育支出 教團:應正視租稅負擔率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日召開記者會,分析總統大選的教育政見,左為理事長侯俊良,右為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中央社)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日召開記者會,分析總統大選的教育政見,左為理事長侯俊良,右為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中央社)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全國教師總聯合會分析各陣營的教育政見,指出藍綠白三位候選人普遍都認同教育是翻轉貧窮的重要機制,但未細談如何調高租稅負擔率,恐淪為「挖東牆補西牆」,也對教育政策留在撒錢補助層次。

全教總9月時向總統候選人提問,內容包括您認同教育是窮人翻轉未來的希望嗎?您是否擔心放任教育市場化、商品化,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您如何調整國家政策不斷向資本家傾斜的事實?您是否同意課徵資本利得稅,將賦稅負擔率提高至GDP20%,讓教育發揮促進階級流動,協助國民自我實現的作用?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重點應著墨於該如何調整租稅負擔率以提升教育公共化,三陣營都認為教育是窮人翻身的關鍵,但對如何擴大教育公共化投資,缺乏整體思維,也未明確回應如何提高租稅負擔。

全教總表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認同高收入高負擔,但卻沒有談論具體該如何處理,反而僅著重在目前的經費補助,認為只要補助學費本身,似乎就可以達成階級流動的效果;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認為投注更多的教育經費編列,可以促進階級流動,也認同應該提高租稅負擔率,但僅是輕輕提起,卻未能有前瞻性的內涵。

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認為教育是窮人翻身的最後機會,也體察到臺灣的教育現況可能已經讓階級固化無法流動,可惜的是,最後提出的具體方式是「優先落實網路平權,提高教育經費」,仍僅停留在經費規劃的層次。

侯俊良強調,政府必須大幅增加教育投資,提高教育公共化的程度;但必須提醒的是,若不能同時提高《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的教育經費下限,則增加某類教育支出勢必排擠其他類別教育經費,造成「挖東牆補西牆」的窘境。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臺灣教育主要的問題在於失去「重分配」的功能,難以促進社會流通,甚至產生階級固化和貧窮世襲,並呼籲三位總統參選人在承諾增加教育支出的同時,也要正視臺灣長期偏低的租稅負擔率,支撐不起教育公共化的理想。◇

延伸閱讀
民團推兒權三防線 盼建立工作證制度
2023年11月29日 | 11個月前
創造三贏 學者籲引進印度留學生
2023年11月29日 | 11個月前
閱讀的無限影響力
2023年10月18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