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吃緊?江蘇要在職員工創業
在中共要求「過緊日子」的政策指引下,中國各地近期大規模清理了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其中江蘇省為「清理」在編專業人員,近日提出了很多「優惠」條件,但該政策卻「叫好不叫座」。
江蘇省人社廳、發改委、教育廳等十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省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計畫到2025年,要達成「每年20萬人自主創業」。
通知提到了中共國務院於2015年下發文件,就明確提出鼓勵大學、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職創業,優惠條件是可以保留體制內身分和待遇三年。
此後,中共人社部於2017年再次下發文件,指出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到企業掛職或參與項目合作,離職創新創業者,可在三年內保留人事關係,離職創業期間保留基本待遇。
這次江蘇省印發的通知較以往更具針對性,在重申支持政策的同時給出了操作細則,比如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職創業三年內保留人事關係,其間可繼續在原單位繳納社會保險和職業年金等。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不過,財經網官方微博評論認為,該政策之所以「叫好不叫座」,既有疫情衝擊下經濟下滑的大環境影響,也有一些個人因素夾雜其中。比如對創業後未來穩定性的擔憂,對創業中缺乏商業知識技能而導致的恐慌等,而後者很大程度上與相關政策在細則上不明確、可操作性不強有關。
上述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很多年前就有啊!停薪留職,當初很時髦,現在又改回去了?」、「當年好像也有過這樣的政策,有的人創業成功了就出來了,有的人沒成功又回去了。」、「就是停發薪水,但是待遇留三年,停薪留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共當局對房地產開發商的打壓造成了席捲全國的房地產危機,這也造成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緊張。三年疫情期間,由於當局推行極端的封控政策,中國實體經濟遭到重創,大量企業公司倒閉、人員失業。
近期,中共當局多次要求各級政府「勒緊腰帶」,做好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而當局針對地方政府債務已確立了中央不救助原則,稱「誰家的孩子誰抱」。就在上個月,江蘇省多地國企、城投平臺宣布退出政府融資平臺,承諾企業自負盈虧,後續舉借的債務,政府不承擔任何償債責任。
中國多地近期開始大規模清理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有中國學者認為,編外、編內是緊密相關,在清理編外人員後,還可能進一步精減編內人員;另外,地方財政吃緊,疫情三年,經濟下滑,財政支出加大,清理編外人員,可減輕財政負擔。此外,大量背負房貸、車貸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失業後將陷入經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