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以慈善為名 吸陸富豪資金

各界都質疑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的可行性。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各界都質疑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的可行性。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瑛瑜/綜合報導】

香港賽馬會9月11日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慈善論壇上,宣布撥款50億港元,作為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的初始基金。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同一場合明言,要推動政策吸引家族辦公室及信託基金來港,又深信研究院有助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多個評論質疑,香港政府在瓦解公民社會的同時加強控制慈善機構,是意圖吸引中國資金到港。

香港賽馬會網站介紹稱,「公益慈善研究院」主要工作是「提升各地(特別是本港及其他大灣區城市)公益慈善發展的專業水平」,及「促進世界各地不同階層公益慈善持份者的連繫」等。

香港賽馬會的慈善信託基金是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之一。馬會網站指,慈善信託基金過去10年的捐款,每年平均為50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2022~2023年度,馬會的已審批捐款總額為73億港元,共資助247個慈善及社區項目。換言之,這次香港賽馬會撥款50億元成立研究院,相當於過去10年每年的平均捐款。

時事評論員陶傑12日在網上節目《風雲谷》中分析,賽馬會做慈善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對於撥款有嚴格的監管和跟進機制,若捐50億元是為了用來研究如何做慈善,「馬會絕對不會捐」,因為一看就知道,「中間有人『Cap水』(騙錢)」。他指出,慈善事業的大忌是讓人以行政為名亂開職位,質疑賽馬會是否在政治壓力下撥款,以及馬會是否會派人監管相關款項的使用。

慈善機構失自主性 遭政治控制

社會政策及公共行政學者鍾劍華13日接受《大紀元》訪問時指出,在香港部分非政府組織(NGO)的管治架構、董事會,不少成員都是政府委任,認為現時的NGO「已經沒什麼自主性,只是社會福利署的分部」,並表示政府對NGO「管得太多,管得太死」。隨著政府越來越主導慈善機構工作,甚至成為慈善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後,慈善機構已經被控制住。

他說,近年政府用盡方法以行政及政治手段控制義務機構,「全面落實中央管治」,「這樣就不是搞慈善事業啦」,加上香港中聯辦積極做事,顯然想在政治上控制義務機構。

中國多間院校均設有類似名稱的機構,例如:清華大學的「公益慈善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的「中國公益研究院」、廣州中山大學的「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

港公民社會衰落 慈善恐失義務精神

鍾劍華12日在《追新聞》的時評節目質疑,香港憑什麼躋身「國際慈善中心」。他指近兩、三年,政府在經濟下滑、財政緊張下,撥款「更手緊」;另外,近年公民社會受削弱,有機構收縮其業務,找義工也越來越難,亦導致他們的動員能力較差;市民在公民社會不活躍下,承擔感下降,也導致捐款下降。

鍾劍華進一步分析,中國無慈善事業、從來都不會有廣泛而有效果的慈善捐款,亦不會有真正的義務精神,「連紅十字會這類組織都成為了貪腐的平臺」,到如今,中國沒有廣泛存在的獨立慈善機構,「原因就是因為建設不到公民社會。就算政府說要鼓勵成立各種非政府機構,最終都是不成功,因為全部都要被民政部管」。最終搞不起慈善事業,「或者說未出世已經胎死腹中」。

另一方面,有評論認為「國際慈善中心」的倡議,是向中國富豪招手,吸引他們的資金來港。時事評論員鮑偉聰12日在網上節目《風雲谷》中分析,新加坡在疫情後成為海外家族基金辦公室成立的熱門地點,李家超或希望以「國際慈善中心」包裝「搶客」,讓中國富豪將他們的龐大資金帶到香港。

鮑指出,家族基金在港做慈善可以免稅,有很多事務都可以報銷。他又認為,李家超是向中國富豪招手「抬錢來香港」,以慈善包裝,實則希望吸引中國富豪,使其資產能在慈善的保護傘下倖存。◇

延伸閱讀
港搶人才 放寬陸民就業
2023年02月25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