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將上路試行 業界盼檢討能源政策
歐盟CBAM(碳邊界調整機制,也被稱為碳關稅)預計今年10月1日上路試行。為此,立委吳欣盈、鍾佳濱30日舉行座談會,與會者建議,政府應該重新檢討2025年的能源配比,減少燃煤天然氣發電,並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
CBAM透過明訂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進口國規範,進口商除須購買「碳權」(排放碳的權利)外,也將面臨課徵碳關稅。
吳欣盈主張,碳稅整併貨物稅、印花稅,這樣會比碳費更能快速接軌CBAM;鍾佳濱指出,現在業界最流行的一句話是「碳焦慮」,他期盼聽取業界心聲跟行政機關共商對策,讓臺灣維持在世界經濟貿易當中的地位。
三三會祕書長朱萍建議,碳權的交易制度參考歐盟、韓國等國際做法,初期以免費的核配額度引導企業參與,再來逐步調整;提供臺灣企業投資境外減碳跟取得碳權後,用於企業在國內抵換或交易的空間,並提高國際認可的自願性市場的碳權抵換量或比例。
朱萍指出,希望推動臺灣的碳權交易所進行的碳權轉移,能夠被課徵碳邊界關稅的國家承認;希望政府積極推動碳盤查及查驗人才的培育,以確保國外碳權的專案品質;關於碳費,應實質考慮臺灣的現況跟減碳目標,且碳費的費率希望能導入類似碳交易市場的免費配額設計,及課徵的稅費要能夠跟國際接軌。
朱萍繼續表示,政府應該重新檢討2025年的能源配比,減少燃煤天然氣的發電,並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因為任何一個潔淨的能源,我們政府都不應該要放棄」。
豐興鋼鐵勞安處長趙桓丘則表示,2026年以後,產品的碳含量是需要查驗證的,但鋼鐵業的下游多是中小型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