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拜登經濟學」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白宮發起了一場名為「拜登經濟學」的新公關活動,從而定義總統拜登的經濟計畫。
拜登在6月17日費城的一次工會集會上說,「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但它正在發揮作用。」此話點出了一些問題:什麼是拜登經濟學?它正在發揮作用嗎?
白宮表示,拜登經濟學建立在三個支柱之上:政府對於再生能源和半導體方面的大規模「明智」支出;支持工會和美國製造業;促進競爭。因此,白宮說,「我們的經濟因此增加了逾1,30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製造業職缺有將近80萬個,這帶來了製造業和清潔能源工業的繁榮。」
2022年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分配了2,800億美元(約新臺幣8.8兆元)的聯邦支出,支持美國的半導體製造。2021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為「清潔能源」計畫撥款超過650億美元,2022年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稅收優惠、貸款和贈與等形式,為清潔能源產業額外撥款3,940億美元。
美國立法交流委員會(ALEC)的首席經濟學家威廉姆斯(Jonathan Williams)告訴《大紀元時報》,「我會把這屆拜登政府定義為『涓滴型大政府』,其特點是政府權力成長和擴張,當然還有巨額政府支出。」
據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說,在拜登上任時,「美國的工業基礎已經被掏空,在戰後幾年中,實際上,在美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為美國注入活力的公共投資願景,已經消逝。」
雖然蘇利文主掌安全問題,但他現在已成為拜登經濟學的發言人。蘇利文一直強烈批評所謂的「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即減稅、貿易自由化和放鬆管制)。
蘇利文今年4月在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演講中說,「所有這些政策的核心都基於一個假設:市場總是迅速有效的配置資本」,而拜登相信「建立21世紀的清潔能源經濟,是21世紀最重要的成長機會之一」,為了利用這個機會,美國需要一個深思熟慮、切實可行的投資戰略,來推動創新,降低成本,並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雖然拜登政府認為政府最有能力指導民間企業,但反對這種想法的人主張,浪費和失敗是政府產業政策的特點。
政府不是優秀投資者
經濟學家拉弗(Arthur Laffer)曾擔任美國前總統雷根、前總統川普,及前英國首相柴契爾的顧問。他告訴《大紀元時報》,「政府不擅長進行良好的投資,這不是他們應該做的。」
拉弗說,「這些人不是優秀的投資者,他們是政治投資者」,政府越是試圖影響民間企業,民間企業就越傾向生產政府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漢克(Steve
Hanke)告訴《大紀元時報》,「拜登經濟學不過是依靠政府干預來指導、引導和重建白宮認為應該構建的經濟。這種類型的干預主義屬於『產業政策』範疇,也就是說政府透過政策槓桿,如稅收補貼、法規、關稅、配額,甚至直接下達禁令,來決定誰輸誰贏。」
近期政府干預民間企業的例子之一,是加州太陽能板製造商Solyndra,該公司從歐巴馬政府獲得了5.3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擔保,隨即破產。
在拜登經濟學的推動下,汽車製造商在消費者補貼、製造補助和排放法規日趨嚴格的共同作用下,將其產能從燃油汽車和卡車轉向電動車。然而,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有夠多的消費者會轉向電動車,以證明投資的合理性;或者汽車製造商能夠獲得足夠的鋰、鈷等礦物,大量生產電動車電池;或者美國電網能夠建立足夠的新發電能力,並且連接足夠的充電站,大規模為電動車充電。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正在努力減少國內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產量,轉而使用風能和太陽能,這方面的問題與汽車製造商所面臨的供應問題相同。製造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所需的礦物,通常在對美國可能不友好的國家開採,因此造成了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因為對這些礦物的提煉加工,大部分由中國控制。
曾在雷根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任職的漢克說,「拜登經濟學毫無新意,1980年代產業政策的倡導者過去常常將日本視為產業政策的典範,認為它曾幫助日本在二戰後發展成為經濟強國。」
漢克說,「但是從日本經歷了『失落的三十年』以來,產業政策的倡議者們一直在電臺保持沉默,他們最大的失誤就是,把決策權交給那些犯了錯誤卻不必付出任何代價的人。」
增加數兆美元新支出
拜登政府迄今已經核准超過4兆美元的新支出,其中1.6兆美元是國會在黨派基礎上通過的,1.4兆美元是在兩黨基礎上通過的,另外1.1兆美元基於拜登的行政命令。雖然已經有了這些支出,白宮在3月仍然聲稱,「總統的預算案改善了財政前景,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近3兆美元的赤字。」
然而,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看法不同。CBO在3月報告,「根據總統的2023財政年度預算,債務將在十年內增加16兆美元,即每個美國公民債務增加5萬美元。」
根據CBO目前的預測,聯邦債務總額將從今天的31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3%],增加到2033年的52兆美元(占GDP的132%)。
拉弗說,「拜登經濟學最糟糕的部分可能是支出的大幅增加,我從來沒能預料到會有人如此超支。如果你看一下國家債務與GDP的比例,或其他衡量標準,就會發現它已經大幅上升,這是對良好經濟學的粗暴顛覆。」
拜登的稅收政策
拜登說,「四十年來,向富人和大公司過度減稅的做法是失敗的。」相比之下,拜登經濟學是「自下而上和自中而外的經濟建設,而不是自上而下」。
雖然拜登所呼籲的多數加稅措施迄今未能在國會通過,但反對者認為,美國人還是經歷了大幅增稅,原因則是另一個以總統名字命名的經濟現象:拜登通膨(Bidenflation)。
拉弗說,「拜登領導下出現的通貨膨脹已經推高了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稅率,因為我們有虛幻的資本利得,現在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由於通貨膨脹,資產的名目價值急劇增加,但是就購買力而言「是一樣的」。
這意謂著「對虛幻的資本利得徵稅」。拉弗說,通貨膨脹也把美國人推入了更高的所得稅等級;可是,工資成長往往跟不上價格上漲的步伐,這使得美國人變得更窮,卻面臨著更高的稅負。
據美聯社/芝加哥大學5月的一項調查,76%的受訪美國人對拜登的經濟政策持負面看法,認為通貨膨脹是主要原因。
拉弗說,「沒有什麼比不正常的發行紙幣和高通膨,能更快、更具破壞性的使經濟陷入困境。」
白宮聲稱,在拜登經濟學的指導下,「美國已經實現了疫情以來,世界領先經濟體中最強勁的成長;通貨膨脹率已經連續11個月下降,並且已經下降了一半以上。」
然而,正如統計數字經常出現的情況一樣,時間區段會影響數字所顯示的內容。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官方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022年6月的9.1%的高點下降到目前的約4%,但它仍然遠遠高於疫情前低於2%的水準。
許多人將價格攀升歸因於前所未有的政府支出水準,加上抑制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政策,推高了汽油、柴油、化肥、食品和運輸的成本,而拜登政府則將其歸咎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
拜登領導下的經濟成長也有類似情況。由於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和政府實施封鎖,美國GDP在2020年下降了2.8%,解除封鎖後,企業急於重新僱用失業工人,美國經濟在2021年轟然回升,GDP增長達到正5.9%。
然而這次回升過後,美國與大多數其他工業化國家相比表現不佳。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2022年全球GDP平均成長率為3.1%,而美國2022年的GDP成長率為2.1%,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在「領先經濟體」中,英國的GDP成長了4.1%;法國成長了2.6%;瑞典成長了2.6%;西班牙成長了5.5%;墨西哥成長了3.1%;加拿大成長了3.4%。德國為1.8%,是少數表現落後於美國的工業化國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GDP還包括政府支出,在拜登政府時期,政府支出達到了創紀錄的規模。
就業亮點 實際陰雲密布
白宮聲稱,「在拜登經濟學的指導下,失業率降至4%以下」,充足的就業機會無疑是當前經濟的亮點之一。然而批評者說,在這方面也是陰雲密布。
勞動參與率,即身體健康人口尋找工作的百分比,在2000年達到了略高於67%的高點,在2015年跌至62.5%的低點,在2020年川普執政期間回升至63.3%,然後在疫情期間驟降至60%,目前在拜登領導下為62.6%,與歐巴馬政府時期大致相同。
許多人將美國人離開勞動力市場的現象,歸咎於社會福利計畫和失業福利的擴大。這也使得失業率看起來較低,因為沒有找工作的人也沒有被計入失業統計數據。
拉弗說,「鼓勵人們不工作因此降低了失業率,這是事實,同時也降低了參與率,同時降低了就業率和失業率,而這與我們想要的健康經濟背道而馳。」
超級富豪有機會大撈一把
拜登聲稱,雷根時期的減稅政策只對富人有利,「掏空了中產階級」,相比之下,根據白宮的聲明,拜登經濟學的核心支柱之一是「賦予工人權利和教育工人,以發展中產階級」。
但是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拜登搞反了,政府的干預使民間經濟更加成為內部人的遊戲,損害了普通美國人的利益。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大政府和更多的政府開支為超級富豪、尋租階層提供了大撈一把的機會。」
漢克說,「在過去五年裡,政府開支激增導致美國億萬富翁財富大幅躍升,從占GDP的15%升到18%,披著拜登經濟學外衣的公平論調僅此而已。」
拉弗說,「今天,在民間獲取利潤的最佳方式,是遊說政府簽訂合約或制定法規來獲得幫助。既然你告訴以利潤為中心的企業,說你可以透過遊說政府獲得最大的利潤,他們當然會這樣做。」
監管與中央集權
拜登經濟學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監管的急劇增強。這包括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嚴厲的新排放法規,能源部(DOE)新的電器法規,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提交二氧化碳排放審計報告。
另外根據「釋放繁榮委員會」(Committee to Unleash Prosperity)6月的報告估計,拜登政府的新法規所增加的成本,「包括當前和預期的未來成本,幾乎達到每戶1萬美元」。相比之下,川普政府對美國人的監管成本每戶減少了1.1萬美元。
報告稱,根據聯邦機構自己的報告,他們在拜登領導下實施的新法規的成本總計為每年1,730億美元,但是報告估計,成本實際上要高得多,為每年6,160億美元。
除了成本之外,批評者還指責拜登政府特別積極的在聯邦機構內集中權力,因此犧牲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威廉姆斯說,「我們對本屆政府的政策議程最大的詬病之一是,每件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試圖將華盛頓的決策聯邦化,搞中央政府,而不是允許各州相互競爭」,拜登政府正在「改變許多州的激勵機制,以支持大政府議程」。
從歷史上看,美國各州一直可以自由的在政策上相互競爭,試驗什麼是最有效的政策。企業和工人的反應,通常是投資和搬遷到提供最佳生活成本、稅率、法規和生活品質方面條件的州。在過去幾年來,人口從加州、紐約州和伊利諾州等進步派州大量湧出,湧入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保守派州。
威廉姆斯說,「拜登的政策一直在盡可能的破壞各州的自主權和聯邦制,無論是搞選舉聯邦化,禁止各州的工作權利法規,或者告訴各州:『如果你接受聯邦救助資金,你就不能減稅』。」
拜登政府向各州預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聯邦援助。不過威廉姆斯提醒,「聯邦援助是暫時性的,但其附帶的條件卻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