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核能占20% 童子賢提能源黃金配比

圖為核一廠。(中央社)
圖為核一廠。(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台灣氣候聯盟成立「台灣氣候學院」在5日舉辦揭牌儀式,副總統賴清德提出三大淨零轉型的目標。不過,與會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臺灣不能忽視發展核能,要用核能拉低成本、降低空汙和碳排,能源配比應達到「黃金比例」。

賴清德:須思考更具包容性的制度

賴清德說,成立台灣氣候學院,要達到幾項目標,首先是,解決臺灣產業界對低碳的各項要求;第二,善用資通訊產業科技的創新實力,推動綠色成長戰略,讓臺灣經濟能在綠色及數位雙軸心之下,持續發展。

第三,賴清德說,兼顧環境保護、企業公正轉型及社會包容。有能力和技術者較容易達成目標,但對於落後者也應給予協助。

他認為,必須思考更具包容性的社會制度,希望在數位轉型或淨零轉型的過程中,不致於衍生出新的問題,社會也能和諧穩定。

臺灣產品以外銷為主 承受國際壓力

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表示,減碳之所以對臺灣很重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臺灣產品以外銷為主,國際上的減碳要求,使來自供應鏈的壓力很急迫,時間非常趕;二是臺灣並非只有少數幾家大公司,而是有眾多中小企業群聚,因此第一線的大廠商,背後普遍有上百、上千家供應鏈廠商。

童子賢近期拋出重啟核電議題,他在5日出席台灣氣候學院舉行的揭牌儀式時,再度重申可透過核能達到減碳的目標。

他說,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讓一年2兆~3兆美元產值(約新臺幣61~92兆元)的傳統燃油車產業,也被迫做出改變,同時也是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推手,「綠經濟順勢而起」。

臺灣可以參考美國能源配比

童子賢說,美國雖然是石油、天然氣第一大國,但仍維持20%核能發電、20%綠能發電,其餘60%的少部分為煤炭發電,大部分為天然氣。換而言之,就是40%是不排碳發電,60%來自排碳發電,以此達到2030年前50%零碳排目標,現在已達成40%。

童子賢說,這是用核能拉低成本、降低空汙和碳排,以達到黃金比例的平衡架構,「臺灣也可以參考一下。」

對於臺灣的能源發展,童子賢認為,如果只專注一種能源,會變成太依賴天然氣,造成台電、中油一年虧損新臺幣5千億~6千億元,背後的成本很驚人。

他說,到2024年時,臺灣也要開徵碳稅,這代表如果能降低臺灣發電成本,將有利產業發展,也可讓目前人均碳排處於後段班的臺灣有所改善,這不只講究核能,也要講究黃金比例。

臺灣不只需要核能 占比還要拉高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提到,他原則上支持童子賢的看法,2030年時,歐盟要課邊境碳稅,出口商品如果有一定比例的非碳能源,可以折抵碳稅,臺灣又是出口導向國家,供電占比也應把無碳能源拉高。而再生能源發展進度落後,又不容易調度,臺灣繼續發展核能,對出口貿易商有直接且正面的幫助,「一定要有核電。」

他說,臺灣社會要思考的是,「不僅要恢復核能,能源配比還要拉高」,目前核能約占整體能源的6~7%左右。如果觀察其他國家的目標,日本與韓國要在2030年把核能占比分別拉高到20%~30%以上,「臺灣現在比例低,可以慢慢提升,未來在面對邊境碳稅時,臺灣廠商才有競爭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則說,臺灣處理能源問題要綜合考量,核能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核廢料的安置,至今還是難有共識。且按照目前執政黨的發展方向,確實不會把核能當作主要選項,而是要提升天然氣的使用比重,在綠能完全發展起來前,當作過度能源使用,但在邊境碳稅的課徵下,確實會導致成本被拉高,「未來勢必要適度反應成本。」◇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