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動起來 醫師:運動方式要正確

糖尿病患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適時補充水分及碳水化合物。(123RF)
糖尿病患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適時補充水分及碳水化合物。(123RF)

文/記者李郁玫

持續規律運動是糖尿病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正確的運動方式卻可能引起運動傷害,更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對於糖尿病患,如何正確運動,避免運動造成的傷害十分重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邱湣淇指出,運動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阻抗性,使肌肉利用周邊血糖,進而達到降低及控制血糖的效果。相對的,若空腹運動、劇烈運動卻可能造成低血糖風險。

邱湣淇表示,低血糖容易發生在運動期間、運動剛結束時,運動後長達12小時也都可能會發生,因此糖尿病人須特別注意是否有顫抖、無力、冒冷汗、焦躁、手及嘴部麻刺感、飢餓感等低血糖症狀,若有前述症狀應立刻停止運動,並進食補充糖分。

若有更嚴重低血糖症狀,如頭痛、視覺模糊、心智遲鈍、混亂、健忘、抽筋及昏迷發生,則應盡速就醫。

運動測血糖很重要

邱湣淇建議,為避免運動時低血糖發生,在運動前、中、後皆應測量血糖,並調整飲食和降血糖藥物劑量。運動前的血糖最好落在90~250毫克 / 百毫升,若血糖低於70毫克 / 百毫升則不宜運動。

有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需根據運動時間調整注射時間、注射劑量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如果預計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時運動(通常在施打後2~3小時內),則須減少速效或短效胰島素的劑量,以避免低血糖發生。

低血糖族群注意事項

特別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族群需注意,包括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者、長時間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者、最近曾低血糖過的人、因運動導致腎上腺素或其他荷爾蒙反應不良、老年人、低血糖卻沒有症狀的人。這些病患運動時最好能有同伴相伴,並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手機、葡萄糖錠或其他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品,以利隨時補充血糖。

除了低血糖,血糖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患還可能出現高血糖,伴隨多尿、無力、疲累、口渴、呼吸有酮酸氣味等現象;而高血糖引起的多尿還可能導致脫水,造成體溫調節異常及血糖更升高,因此這類病患運動期間也應嚴格監控血糖及補充適量水分。

併發症患者合宜運動

邱湣淇提醒,有視網膜病變的病患應避免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或其他會造成血壓過度上升的活動,如跳躍、撞擊、頭下腳上及憋氣,以防玻璃體出血。

有周邊神經病的病患因感覺異常,運動時需保持足部乾燥,使用氣墊、矽膠鞋墊或穿襪子,並每天檢查足部,避免足部產生水泡、潰瘍甚至截肢的問題。

良好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傷害,為運動帶來最大好處。糖尿病患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適時補充水分及碳水化合物。平時做好足部護理並根據自身狀況調整運動強度,若有疑慮應盡快諮詢醫師避免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
【醫案】多事之秋
2022年12月22日 | 2年前
【醫案】聞香不下馬(下)
2022年11月14日 | 2年前
邊運動,邊聽音樂 有哪些好處?
2022年12月08日 | 2年前
133低糖餐盤 2年減重20公斤
2022年12月01日 | 2年前
肩關節囊擴張術 縮短五十肩療程
2022年11月17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