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體重、定期健檢 逆轉糖尿病前期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糖尿病目前已經影響全世界1/10的人口,從2000年1.5億人,到2017年已增至4.25億人,成長近3倍,預估2045年將持續成長至6.29億人。糖尿病是複雜慢性疾病,患者務必定期接受治療和追蹤,並改變原本不佳的生活型態,做好血糖控制,是延緩且避免併發症的不二法門。
吃多變瘦有問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說,糖尿病發展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多數患者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意識到已經罹患糖尿病,甚至把這樣的症狀當作是「吃多還變瘦」的僥倖,直到出現相關併發症,如傷口不易癒合、視力受損、泌尿道反覆感染等症狀,才去就醫檢查,最後發現原來罹患糖尿病。
民眾對糖尿病的認知和警惕性略嫌不足,也因為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導致可能早已身處糖尿病前期卻毫無察覺,錯失逆轉機會,IDF強調,認識糖尿病和了解病情的管理是預防糖尿病的第一步。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18歲以上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等於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高風險之中。而檢視血糖狀態相當簡單,只需抽血檢驗就知道,也能免於處在未知風險中。
病發前期3種狀況
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定義,出現下列3種狀況,都屬於糖尿病前期。
1. 空腹血糖指數
空腹血糖值是檢測8小時未進食的血糖值,指數介於100~125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2. 糖化血色素指數
糖化血色素能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況,指數介於5.7~6.4%,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3.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口服75克葡萄糖溶液,並在2小時檢查,可檢視身體對糖分的代謝能力,指數介於140~199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診斷病情4項標準
臨床上,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以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診斷的標準包括下列4項,前3項需要重複驗證2次以上,非懷孕情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1. 糖化血色素≧6.5%。
2. 空腹血漿血糖≧126mg/dL。
3.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mg/dL。
4.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mg/dL。
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糖尿病前期可以逆轉,經由研究證實,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做好體重管理、腰圍控制,以及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可以降低50%以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併發症潛藏危機
錢政平強調,糖尿病患者如果後續血糖控制不佳,更要當心潛藏的併發症危機,將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牙周病、糖尿病足等疾病風險。
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提及,全球糖尿病患者有1/3罹患心血管疾病,50%的死因可歸因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和腦中風影響最多。
研究統計也發現,臺灣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一,背後最主要原因正是糖尿病所造成。
阻斷糖尿病傷害
錢政平建議,有高血糖問題的民眾,生活上除了改善生活型態、培養運動習慣之外,飲食上也需要遵循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和高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控制體重,還要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以及定期測量血糖,以便確保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血糖控制不良的人,每天至少要測量7次血糖,包含早上1次空腹血糖、三餐的飯前和飯後血糖,以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良好的人,每天測量1~3次血糖。
將血液檢驗(測量高血脂、腎功能)、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鈣化(CAC)分析、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等心血管、腎臟相關檢查,納入健康檢查清單中,才能更完整的阻斷糖尿病所帶來的健康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