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例活體肺移植成功 父母捐一半肺救女
11歲廖姓女童因為呼吸衰竭,裝置葉克膜長達4個月,等不到合適大愛器官捐贈,經臺大醫院團隊評估後,決定改以活體肺葉移植,由父母親各捐贈一側肺葉,手術時間歷時15小時,最終讓女童重獲新生。
臺大醫院13日舉行「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記者會,分享手術成果。
該個案廖姓女童去年5月因蜂窩性組織炎住院,6月20日因敗血症使用葉克膜治療,因病況嚴重,7月15日病情惡化,在使用葉克膜狀態下轉院到臺大加護病房,同日通過肺移植評估,開始等待合適的器官以挽救生命。
器官移植手術器官捐贈來源可分為大愛器官捐贈(deceased donor,如腦死器官捐贈及心死後器官捐贈)與活體器官捐贈(living donor,如親屬間的活體器官捐贈)兩種方式,長期以來臺灣肺臟移植皆使用大愛捐贈器官來執行器官移植。
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表示,在臺灣由於器官來源不足,多年來肝臟與腎臟這兩類型的器官移植手術,使用親屬捐贈的活體器官來進行的手術案例早已多過使用大愛捐贈器官。後續經評估後,認為廖小妹能夠接受活體肺葉移植,最後由父母各捐肺部一側下肺葉,術後女童將可獲得80%以上肺功能,肺容積比現在大400%以上,符合日常生活所需,但後續廖小妹仍需持續復健。
日本醫療團隊也在術前評估成功率為50%。徐紹勛分享,這次能夠克服恐懼,事前準備、團隊合作很重要,像是團隊術前一個月歷經多次會議,也多次確認手術設備及所有流程,手術前兩天團隊成員忐忑不安,活體肺移植是最迫切的醫療,再困難也是要盡力克服。
廖爸爸在記者會分享,因為住在中部,只能在每個週末到加護病房看女兒,隨著病況逐漸變差,最終夫妻也做出這項決定。他坦言,當初很擔心自己高血糖問題是否會影響捐贈,還好最終順利完成。他感謝臺大醫院把瀕臨死亡的女兒救活,也想讓社會大眾知道,臺灣有這樣的技術,能夠給肺臟移植病人提供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