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漸增 臺美合作檢測細菌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因超級細菌感染的死亡人數,將超過第二名的癌症與第三名的糖尿病總和。中國附醫研發出抗藥菌預測系統,並將與美國進行產品技術合作,共同檢測細菌,預計今年底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突破性醫材申請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12日舉行2022 年第23 屆國家醫療品質獎」頒獎典禮。全國總計364 個團隊在各類競賽組別中獲得肯定,其中,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抗藥菌預測系統榮獲「銀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院長薛博仁表示,以往病患出現感染,必須透過純化培養、菌種鑑定與抗藥性檢測,至少耗費48至72 小時才能得知檢測結果,再將資訊提供給臨床醫師進行抗生素治療評估;然而統計數據顯示,每延遲1小時用藥,病患死亡率就會上升7.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主任游家鑫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全球約有上百種細菌,目前檢測主要是針對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示警的六大細菌為主,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克雷伯氏肺炎桿菌(CRKP)等。

他也提到,(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現在也出現一種「超級細菌」,這種細菌過去並不常見,但因確診者住院後使用呼吸器,呼吸器通常會伴隨院內的細菌感染,因住院時間拉長,醫生長期使用持續性或較強抗生素治療病人,使得這種細菌耐藥性增加。

游家鑫說,這隻細菌原本不在監測名單內,真的是疫情後才被發現,目前也會針對有使用呼吸器或長期住院的病人,監測院內的細菌情形。

游家鑫表示,中國附醫也首度發起以產品形式與國家衛生院(NIH)的臨床醫院進行技術合作,共同檢測細菌,目前規劃2023年完成,第二階段規劃今年底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突破性醫材申請。

延伸閱讀
人跡罕至的「淨土」驚現超級細菌
2019年02月11日 | 5年前
陸濫用抗生素 「超級細菌」橫行
2018年01月16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