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普發現金非最佳解
政府超徵稅收近日蔚為話題,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開春後每人將發放新臺幣6,000元,但學者9日指出,直接將超徵稅收透過發券或發現金來還稅於民,並沒有學理依據,絕非資源利用的最佳方式,相比普發現金的安慰劑,人民恐怕更關心2023年臺灣薪資結構、住宅型態等大事。
前國發會副主委、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9日出席金融研訓院舉辦的「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是最好解方嗎?」研討會,他開場直言,近日還稅於民的熱議,主要是「超徵」二字炒出來的風波,直接將超徵稅收透過發券、發現金的方式還稅於民,無相關學理依據,絕非資源利用的最佳解。
邱俊榮認為,這個話題持續延燒,不但政府部門連日應付、影響正常施政,政治人物、民意代表開始忙著估算政治的得分、失分,如果普發現金不具實際經濟效益的話,恐怕不是零和賽局,而是負和賽局。
他分析,稅收超徵僅為稅收超過預估值,而預估值與理想值並不相同,超徵近期被帶風向,成為政府「強取」屬於人民的財產,但政府是否採取紓困措施,應視實際需要,向來與稅收超徵、短徵無必然關係。
邱俊榮強調,普發現金無學理依據,也並非良策,唯一可能的政策目的是當作人民的安慰劑。他認為,所謂經濟成果與全民共享,一定是透過良好產業運作、經濟帶動來達成,例如實質薪資過去幾年成長速度有限,近一年呈現衰退,就是人民關心的重要議題,並非齊頭式的將稅收發給人民。
邱俊榮說,政府應該利用這段時間省思,雨露均霑式的措施是否如國外經驗,造成許多殭屍企業與影響工作誘因,加上過去3年對疫情採取的許多紓困作為,應檢討是否將有限資源用在刀口上。
「執政者包含政府與民意代表,決策沒有與知識基礎連結是危險的」,他認為,民眾現在更關心未來住宅型態、薪資狀況的輪廓,並期待所得和生活品質的提升,只是普發現金,恐不是理想的打選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