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網購耗財欠債 非理性消費恐患病

醫師表示,購物癖是一種強迫性購物的心理行為失當障礙。示意圖。(shutterstock)
醫師表示,購物癖是一種強迫性購物的心理行為失當障礙。示意圖。(shutterstock)

【記者伊俐/臺北報導】

沒有穩定工作的20多歲陳姓男子,遇上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更常賦閒在家,因為手機網購太方便狂買,耗盡積蓄,欠下債務。醫師提醒,這可能是罹患「購物癖」,除了接受治療外,調整作息、運動都有助改善。

據中央社報導,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分享,陳姓男子很可能是罹患「購物癖」,這是一種強迫性購物的心理行為失當障礙,也稱為強迫性購買症、購物成癮、購物狂,概念上泛稱為「非理性購物(消費)」。

陳家駒指出,引起購物癖(非理性購物)的因素主要有三,分別為消費購物者因素、商品質量價格因素、消費購物環境不良的影響。

他進一步說明,當消費者本身定力、心態狀況不佳,無法辨識商品價值與價格是否相符,加上不良的購物環境,例如:網路購物、各種強勢推銷的誘惑,信用卡、線上支付的便利,即使無法看到實際物品仍忍不住要購買,輕易取得商品,形成非理性消費模式。

陳家駒表示,購物成癮有幾個特點,包括花錢時沒想過自己有多少錢、買入的東西不一定真的需要、很多購買的東西都沒用過、同樣的東西重複購買、要購物消費才會感覺快樂,覺得不買不行,購物後經常覺得後悔等。

陳家駒提醒,當發現自己有前述特點且已影響日常生活,造成財務問題時,可能有購物成癮的徵兆,恐致沉溺於消費誘惑的陷阱,造成個人失控、錢財損失、生活失常、困難、萎靡不振,個人剩餘價值不斷被剝削掏空,更可能沉淪犯罪。

至於如何治療,陳家駒解釋,透過行為成癮治療、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等,多管齊下來改善購物成癮情況,逐步建立理性消費行為及生活習慣。

此外,有時購物成癮也伴隨著憂鬱、焦慮、強迫等同時發生,陳家駒強調,除接受醫師治療外,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適時紓解壓力、學習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都有助於改善購物成癮的情況。◇

延伸閱讀
蘋果發布iOS 16.1 有哪些新功能
2022年10月25日 | 2年前
明年7月起 網購包材禁用PVC
2022年09月29日 | 2年前
水底通訊App 可在水中收發訊息
2022年09月13日 | 2年前
iPhone 14系列 首創衛星求救功能
2022年09月13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