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癲癇復發 動物園︰發作越密集是更強警訊

大貓熊團團18日早上嘗試起身活動,但後肢仍使不上力。(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18日早上嘗試起身活動,但後肢仍使不上力。(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徐翠玲/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7日又突然發作癲癇4次。園方表示,團團18日早上已甦醒,但後肢明顯無力,已經有吃了一些東西。團團4次癲癇發作時間都很短、用藥後很快控制住,這是團團2個半月後再次發生癲癇,如果越來越密集、延遲時間越來越長,就是更強烈的警訊。

大熊貓團團癲癇復發,醫療照管團隊即時給予抗癲癇藥物緩解症狀,並徹夜守候。大熊貓團團癲癇復發,醫療照管團隊即時給予抗癲癇藥物緩解症狀,並徹夜守候。(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在記者會上說,「團團」繼8月之後再度復發癲癇,17日下午4時41分,保育員看到團團突然發生癲癇,當獸醫師陸續抵達時發作已停止;17日下午4時58分再發作,獸醫師立即給藥壓制症狀。

團團4次癲癇發作時間都很短,獸醫師鄭秋虹指出,第1次約2分鐘,後面3次約1分半,且給藥後就馬上控制住,未來會再調整用藥方向與監測「團團」血液濃度,並密切注意「團團」步行、進食或微小身體不適等臨床情形,醫療顧問團與大陸專家也認同園方的做法。

臺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團團」這次癲癇發作,園方無法斷言是因腦部病變還是因為消化道不舒服,但「團團」未因藥物控制而出現明顯副作用、也有效控制癲癇,若無後續發作應該算是控制得不錯。

鄭秋虹說,癲癇發作本來就是不定時炸彈,尤其患者面臨不舒服時都可能增加發作機會。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王怡敏指出,「團團」在影片中呈躺姿,是因為後肢無力、休息的時間比較多。

曹先紹說明,園方觀察到「團團」躺著或不用後肢的時間較多,希望在照護下可以緩解。大貓熊畢竟是不同物種,在照護與用藥方面未必有好的先例可以比對,希望透過密切觀察行為及生理表現,讓園方有更多科學支持進行後續研判。

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陳屹彪餵大貓熊團團吃筍。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陳屹彪餵大貓熊團團吃筍。(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延伸閱讀
2中國專家探視大貓熊「團團」
2022年11月02日 | 2年前
【醫案】問君能有幾多愁
2020年08月26日 | 4年前
醫者的省思(上)
2020年03月28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