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詐騙上半年近7億 監院:政院應防持續惡化
監委調查發現,2022年上半年「投資詐騙」案達1066件,造成財損金額逾6.7億元,均已逾2021年全年件數及財損金額的5成;而2017年至2022年6月,金管會均被動受理投資詐騙檢舉,且每年僅1、200件,建議行政院落實「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避免投資詐騙持續惡化。
監察院最新通過監委蔡崇義、賴鼎銘、葉大華所做調查報告指出,依警察機關受理電信網路詐騙案件資料統計顯示,2019年至2021年投資詐騙案件成長逾3倍。且同期間投資詐騙件數占詐騙案5.85%至17.06%,造成財損金額卻占詐騙案22.89%至48.84%。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2021年1月至7月,投資詐騙案高達2,550件,為2020年同期的1倍,財產損失近9億元,幾乎是2020年全年被詐騙總額。多數投資詐騙集團大打美女牌,透過Line、Telegram等群組狩獵肥羊騙取資金。
監委提到,台灣已飽受詐騙之苦,這類新興詐騙方法疑未受政府重視,此等股市亂象,稍微用心查證就會發現,目前網路詐騙手法重複,也就是利用投資風險來詐欺,讓被害人難以證明被詐騙,政府相關機關疑有漠視等情形。
投資詐騙檢舉 非法證券投資顧問占最多
據警政署刑案紀錄統計,金管會2019年受理投資詐騙檢舉218件,為2017年2倍餘,其中又以「非法證券投資顧問」案件增加最多;2019年受理非法證券投資顧問檢舉103件,占當年投資詐騙案近5成,是2017年3倍餘;2022年1至6月非法證券投資顧問案更高達136件,超過2021年全年度105件。
監委表示,金管會2017年至2022年6月,均被動受理投資詐騙檢舉,且每年僅1、200件,民眾每日均會使用3C通訊產品及網路社群媒體等,一再重複收到引誘投資訊息,其中黑數恐難以數計。
監委指出,投資詐騙透過網路化、科技化,以綿密的分工及熟練的手法,更利用網路虛擬貨幣洗錢,規避資金追查,查扣犯罪所得更加困難。而藉由加碼、放空等吸貨、倒貨操作,先行獲利了結,輸家(套牢者)則永遠是委託代操的被害者,這種異常的交易行為資料,日常執行有價證券監視作業,稍微用心查證就會發現。
監委指出,金管會對非法的誘人「投資詐騙」擾亂市場秩序行為,責無旁貸,需主動積極進行前置的行政查察作為,以及犯罪資料的蒐整後,再行移送偵辦,以發揮打擊犯罪的最大效能。
監委報告中,金管會表示,投資詐騙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影響民眾財產,也影響合法業者經營權益,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金管會已多面向執行國際及跨部會協調合作、警示及教育宣導,以及市場監視等措施。